山东网媒黄山行:唐风清韵 水口唐模

23.03.2015  15:26

唐模始建于唐、发展于宋元、盛于明清,是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以徽州水口、园林而闻名的徽州古村落。

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曾在此唐模现址居住,并种植了大片的银杏树。“五代”年间后唐时代诸侯纷争,汪华的后裔迁回这里,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动,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虽然强盛的唐朝已不复存在,但汪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的恩荣,仍依照盛时的模式、风范建立村庄,并取名“唐模”。后来徽商许氏家族发展成了唐模最大的望族,但他们不忘汪氏家族早年的收养之恩,仍沿用“唐模”这个村名至今。可以说唐模村庄的形成,是古代的徽州人重视风水与忠君思想结合的产物,深深地烙刻下了历史文化的印记。

唐模旧时本来属歙县,上世纪80年代建黄山市,另设了一个徽州区,一下了就脱离了歙县。

唐模村与一般的以古民居为代表的古村落不同,它的特点在于不仅具有徽派建筑中的牌坊、民居、祠堂,更保留了基于风水理论而营建的村落布局。它是一个以水口园林和水乡景致为主要特色的皖南古村落,自然环境优美,徽文化底蕴厚重,素有“风雅山水田园,徽派古建长廊”之美誉。

拿着一张购买进村门票时赠送的导游图,沿着石板铺就的绵长古路,我走进唐模。在村口,看见一棵已有400多年的古树。据说电影《天仙配》中为七仙女和董永开口做媒的槐荫树就是在此拍摄的。

离树不远有一座“沙堤亭”,建于清康熙年间。亭分上下两层,上层中空,四边有虚阁,八个角的飞檐上各悬铁马飞铃,微风吹动,叮当作响。从不同角度看,每个平面均为八角,故又名“八角亭”。

由“沙堤亭”前行便是同胞翰林石坊。

在徽州有“一村三翰林”之说,是指康熙年间、光绪年间,唐模许氏一门内许承宣、许承家、许承尧三人同为翰林,且许承宣、许承家为同胞兄弟,十年两翰林,亘古未见。为此,康熙皇帝特恩准二人修建了“同胞翰林坊”。“同胞翰林坊”也成了唐模的门户和名片。

顺着溪丛向下走不远就到徽州有名的私家园林—檀干园,田园内遍植檀花,又有一泓小溪缓缓绕流,取《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而名曰“檀干园”。

当地人把檀干园称为“小西湖”,这里有一个至情至孝的感人故事:据说清代初期,唐模许氏有一位商人在杭州一带经营当铺,其母很想游览西湖风光,但苦于山高路远,年老体弱不能成行。于是这位孝子不惜斥巨资在村边挖塘成湖,垒坝成堤,叠石栽花,并模拟西湖景致,修筑亭台楼阁、水榭长桥,湖堤遍植檀花和紫荆,供母亲游玩,颐养天年,并报答乡邻相助之恩。几百年来,这个故事一直在徽州传为美谈。

游了檀干园,顺着齐整的石板路走进村内。

檀干溪蜿蜒曲折从村头到村尾穿过整个村子,形成一条独具特色长约600米的唐模水街,檀干溪上有13座形态各异的石桥,桥桥各不相同,当地人称之为“十桥九貌”。其中最出名的是一座廊桥,叫高阳桥,建于明代,是一座石质双孔桥,整座桥面上建了五开间殿堂,堂中梁柱木雕精美绝伦,彩绘壁画典雅绚丽,成为人们休憩品茶和凭栏赏景的好地方。

沿溪两岸近百幢徽派建筑均匀地散布在溪丛两边,民居、祠堂、店铺、油坊,高低错落又井然有序,形成夹溪的街道市井。沿街还建有40余米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溪的一面设有“美人靠”,供村民闲谈观赏之用。凭栏临水,看街井中悠悠然的百姓,仰望逾千年树龄的唐代银杏古树,时光仿佛流回到遥远的明清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