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读懂孔庙才能读懂中国

29.09.2014  19:44

 

祭祀人员在表演祭孔舞乐

在昨天的祭孔大典之后,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无疑是最为忙碌的人之一,他一边要准备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的揭牌仪式,一边还要与世界儒学联合会的专家们进行交流,而在他身后,还有

一群记者紧追不舍,一场场恳谈会等待着他的出席。一直到昨天下午,杨朝明才终于有了时间,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在这次专访中,他也向本报记者解读了祭孔大典背后的意义。 文/记者 李解 图/记者 王晓峰

【谈大典】

孔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山东商报:祭孔大典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杨朝明:我们祭祀孔子,其实代表了我们对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礼敬。如果从深层理解,我们读懂了孔庙,才能读懂中国。比如西方,人们最重视的是法堂和教堂。在西方人眼里,法堂代表着行使政权、纲纪和法纪,而教堂则是管心灵的。中国的教堂,其实就是咱们的孔庙。

从唐代以来,谁来配享孔子,谁来从祀孔子,都是官方研究决定的,而这些配祀孔子的人,都是历代的大儒。所以,孔庙其实就是我们的文庙,就是我国的“名人堂”或“先贤祠”。孔子以及那些配享、从祀者,正是中国的脊梁。在这样的意义上,孔庙就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所以,我们今天祭祀文庙的意义就在于此。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祭祀,用什么样的规格祭祀,其实都表达着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尊敬。

【说祭文】

祭文代表作者对孔子的解读

山东商报:祭文的产生流程是怎样的?

杨朝明:我觉得我还是很幸运的,这些年来能够成为祭文的第一读者。作为孔子故里研究孔子儒学的人,我们当地政府注意发挥学者们的作用,每年祭文的初稿出来之后,都要邀请省内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组成专家组,进行研读论证,所以近些年都能得以最早看到。不难理解,每年的祭文其实都代表了作者对孔子和儒学的看法,代表了作者对孔子思想价值的认识,代表了他们对孔子思想精髓的理解。

自从“公祭”孔子以来,每年都会找国内外学者来撰写祭文,作为读者的时候,我们聘请的专家们会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乃至修改意见,然后与作者商榷。

当然,就像我所说的那样,由于祭文是作者对孔子的解读,因此每个人的祭文内容是不一样的。我相信,每一位祭文的作者都会以此感到光荣,都会系统认真思考,严肃对待。2011年的祭文是我写的,我就觉得自己应该竭尽全力地写好,因而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对此,我有深切的体会。

山东商报:每年大家都对祭文的作者和内容抱有很大的期待?

杨朝明:是的。这也就成了每年祭孔大典的一个看点。也许再过几十年,当我们重新把这些祭文拿出来对比一下,就能看到很多有特色的东西。

【聊经典】

孔子家语》被忽视

山东商报:从去年开始,您的《孔子家语》就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您是如何对它进行研究的?

杨朝明:《孔子家语》和《论语》已经过去2500多年了,相比起来,人们对于《论语》了解多一点,但对《孔子家语》的了解和研究则比较少一些,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本书,即使知道,理解也比较表面化。我以前也看到一些人对《孔子家语》的解读,但是都比较初步。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之前人们认为这本书是伪书。实际上,此书的价值是很高的,所以要想让更多人了解它,就得全面综合的研究它。所以我们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在“前言”中全面介绍此书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相关的学术问题,然后对于它每一篇每一章甚至每一段的争议,都进行尽可能详细的分析和举证。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也觉得还是不够的。

所以后来我开始跟一些学者尤其是我的学生一起交流探讨《孔子家语》,请大家细读,与其他典籍对比,然后随时记录研读心得。我的一位学生读的系统,我们通过电子邮件往返讨论,渐渐地把这些读书笔记整理起来,最后就成了刚刚出版的《问学孔子家语》。

山东商报:其实刚才说到《孔子家语》真伪的问题,可能以前古人对此争议比较大,对于这样的争议,您又怎么看?

杨朝明:我觉得是这样,不管你赞成孔子还是反对孔子,首先你要走近孔子,你要了解他和他的思想。不能今天社会上掀起所谓“孔子热”、“儒学热”,你就跟着一起热;社会上反对孔子、儒学,你也跟着反对。我觉得至少你要走进去,了解他,然后再批判或者肯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