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当孔子遇见萝卜 泥塑艺人演绎匠人精神
王令涛的泥塑作品
王令涛和他的泥塑作品
中国山东网5月19日讯 (记者 马文文)王令涛,个子不高、略有些驼背,一副再普通不过的中年男子模样。他一开口,便让人想到“人不可貌相”这句话。初夏的午后,记者来到王令涛坐落在济南大明湖畔的泥塑作品工作室,感受一个平凡人是如何演绎匠人精神的。
指尖春秋:惟妙惟肖的萝卜孔子像
攀谈中记者得知,1996年王令涛还是一名五星级酒店厨师,主要负责餐饮部雕刻摆盘工作,从事雕刻行业已20年。
王令涛回忆道,当时自己的厨师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工资待遇也颇丰厚。酒店招待一次传统文化的研讨会,他负责活动餐桌的摆盘,平日里的雕刻作品多以具有吉祥寓意的“龙凤花鸟“为主,这一次他动了一点心思,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王令涛认为,契合这次活动传统文化的主题,用“孔子”的元素应该会让人眼前一亮。于是他用了一夜时间,刻好了一尊“萝卜孔子”——这就是王令涛的第一尊孔子像雕刻作品。
第二天,当“萝卜孔子”摆上餐桌时,得到了在座宾客的广泛认可,同时获得了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王大千的认可和鼓励。自此以后,王令涛认为,传统文化方面的东西可以做,而且得好好做。
发展:传统文化让他着迷
平日里不喜欢打牌、也不抽烟喝酒的王令涛,就是喜欢做一些手工的东西。一些心灵手巧的女孩子都不一定做得好的十字绣、工艺品他都能做得很好。此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这与他之前的工作地点有很大关系,做厨师时就在新闻大厦,所以可以有机会看到很多的书报。在王令涛看来,读书看报就是长见识。“学习到的东西早晚有一天,都可能都会派上用场。”王令涛高兴地说,现在这话真的应验了。
但由于用萝卜、蔬菜雕刻的作品不宜久放,极容易腐烂。因此王令涛开始转战“面塑”和“泥塑”,在这些领域他开始施展自己的雕刻创作天赋。
“前后花费3个月时间,用500公斤黄泥雕塑出了孔门72圣贤人物像。”王令涛自豪地告诉记者,由于自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加上平日读了相关的史书,对于孔门弟子的故事颇有些了解,所以他策划创作这一套人物像很是得心应手。
“自从辞去厨师的工作爱上泥塑之后,在朋友和家人眼中我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人。我没经历过专业的学习培训,现在的一点一滴都是靠自己的摸索和研究,因为喜欢所以觉得很有乐趣。”仔细端详,王令涛的这72位贤士果然各具特色,眼神刻画生动自然,极富有人物的个人性格色彩,肢体造型质朴大方,穿戴服饰、配件搭配十分写实。说起这套作品,王令涛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这些泥塑作品看似简单,却需要使用多种彩塑陶泥原材料,经选料、炼泥、配色、修胚出型、加饰、干燥压光、刻制、晾干、上釉、烧制等十多道繁琐工序。
未来:泥塑是他精神的一种寄托
多年来,王令涛始终要求自己,对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谦卑地实践工匠精神,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为使制作的泥塑作品更具神韵,王令涛做了不少案头工作,他时常搜集大量素材,并反复查找典故,以获取创作灵感。
自己只关门创作也不行,为了能让更多“名家”看到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准,从中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启迪,王令涛常常拜访手工技艺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机会王令涛就带着作品去找他们去指教,听取各界的评价,加以改进。
眼下,王令涛正在筹办一些小型展览。“我想让更多人看到我的作品,给我提提建议,那对我来说就是莫大的快乐。” 王令涛说,人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真正捏出神韵,还得靠自己用心琢磨。下一步,他希望能到专业美术院校去进修,系统学习理论知识,这样创作的作品才会更专业。
作者:马文文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温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