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仉氏故乡:千百年遵循传统教育
22.04.2015 15:22
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别看我们村子穷,但这里的孩子都很喜欢上学。注重教育的传统已经流传了千百年。”在孟母的故乡山西省太谷县西仉村,64岁的村民杜一宽说。
《孟母三迁》、《断机喻学》、《买肉示信》…在中国,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后世千百年,影响深远。从汉代刘向《列女传》、韩婴《韩诗外传》开始,孟母越来越成为中国文人和史官笔下最负盛名的中华母亲。 战国时期,日渐衰落的仉姓一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鲁桓公允的十四传后子孟激。然而,仅三年的时间,孟激就去世了。仉氏带着3岁的孟子,为夫守丧。 在山西省太谷县东仉村和西仉村,孟子在仉氏的带领下度过了他的童年,孟母教子的故事就此演绎。数千年后的今天,再次行走其间时,浓厚的教育氛围仍让人肃然起敬。孟母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成了乡民心中的信仰。 杜一宽讲述,当年村中还有孟母庙,80岁以上的老人都曾在庙里上过学。重视教育的传统自古流传下来,自然而然。 “这里的人性格温和朴实,基本没有不良嗜好。闲暇时,女人们讨论的是如何做活计。尊母、孝母已成风尚。”杜一宽说。 除却尊母重教,搜集孟母的故事和资料也已成为村民们农闲时的爱好。78岁的牛恩聚,是在爷爷讲述的孟母故事中长大的,如今还是时时关注着有关孟母的一切信息。 如今,孟母庙原址的一棵老槐树已经成为祈愿的“灵物”。每年孟母生日,全村老少都会带着手折花来祭拜孟母。 “遵循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孟母精神,已经成为乡民们一种根植灵魂的习惯。”牛恩聚说,孟母教育主要传授的是一种做人之道和家国情怀。希望这种精神不仅仅只局限于孟母故里,而是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传统文化。(完)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22.04.2015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