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风采】鲁士恭:敦本务实 始终不渝

08.06.2016  22:05

编者按:古往今来,名家名著历来是科学繁荣、社会兴盛的重要标志。培育名家、多出名著,无疑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重要任务。山东社会科学院成立30多年来,一批优秀科研人员潜心治学、穷经皓首,出版了一批学术名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具有长远历史价值的宝贵财富。本着尊重名家、传承学术,进一步促进学术繁荣和加强智库建设的要旨,山东社科院组织出版了《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首批《文库》(15部)已于2015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进一步释放这些名著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能,本报特开设“《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作者专访”,对“文库”作者进行学术访谈,以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治学体会得以广泛传播。

鲁士恭,原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伊始,除了参加一些所谓的“运动”和下放锻炼外,基本上奋斗在社会科学研究战线。曾主编和参写著作近二十部,其中《中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中西代议机构比较》等专著受到了相关读者和一些政府机关的欢迎,并给予较高评价;公开发表或输送党政部门专业文章约百篇。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鲁士恭研究员。

记者: 鲁老师,您好!多年来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大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密切相关,这并非偶然吧?

鲁士恭: 是的。“文革”前,我曾在上海郊区参加农村社教运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文革”中后期,又下放矿山工作,在我蹲点的井下巷道中与矿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长时间与广大基层工农群众融合一起的实践锻炼,使我对他们有了更深入更真切的了解,不仅为他们节俭朴实、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劳动者的本色所感染,而且深切感受到他们那种希望国强民富,尽快改善自身物质生活的迫切愿望,以及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能够为党和国家所了解、重视和采纳的急切心情。

那么如何反映工人、农民的根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成为我那个时期不时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后来决心致力于以政治制度为中心内容的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研究的深层原因之一。这种思考也使我初步认识到,工人、农民的物质要求,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经济逐步得到满足,而他们在政治上的愿望和要求,则只能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得以实现。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于我对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严重教训的深刻反思。我觉得,那个时期留下的主要教训,一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未能及时将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二是忽视了作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特征之一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特别是没有重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载体形式和程序的建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因为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我国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和根本途径。正是基于这种思考而产生的使命感,激励着我毅然走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领域。

记者: 请您简要概括一下您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的主要思想观点。

鲁士恭: 应当说,对我国人大制度研究所形成的主要思想理论及其体现,是包括本人在内的整个研究团队长期调研、深入探讨、认真总结、比较借鉴、反复琢磨切磋而逐步形成的。在这里,我只能从个人有限的视角,加以简要地概括:

第一,从多个方面阐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根本途径和重要保障。阐释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民主的涵义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形式;从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实践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途径。人民当家做主,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所作的最简洁、最准确、最生动、最通俗的表达和概括。从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主要形式和根本保障。所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所包含的各种形式的民主,由于其具体性质、内容、功能和作用范围不同,他们在社会主义民主统一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借以行使国家权利,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形式的民主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躯干”,关系到其他形式的民主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进程及功能和作用的发挥程度,乃至于前途和命运。

第二,详细分析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特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先锋队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用智慧、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中国革命政权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最能体现“人民主权”、最适宜人民实行当家做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

第三,深入探讨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价值和作用。我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价值和作用,是由其性质、职能和使命决定的。首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领导、组织和发展地方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党要对各级地方事业实现全面的、切实的、有力的领导,必须依靠并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其次,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整个国家机构体系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再次,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各级地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和基本保障;最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深刻阐述了党的领导与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党政关系,尤其是党和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是坚持和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从哲学角度说,在我国党政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差别又相互依存。如果把党的领导比做人的大脑,政权机关比作人的躯体,它们有着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却谁也离不开谁。任何偏离唯物辩证法看待党政关系的观点,有可能歪曲或割裂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实践中甚至会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第五,全面揭示中西代议机构的区别。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政治制度,要获得充分发展,不但有待于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等基础条件的进步,而且也应当借鉴和吸收当今各国包括西方国家一切反映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文明成果。既不能否认西方议会制度反映和体现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本质,又要注意发现它作为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所包含的某种合理性、技巧性和灵活性。对此,我们应当认真分析研究,使之成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借鉴。

记者: 在不断深化和发展这些学术思想的过程中,在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的同时,想必您对长期的科研实践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吧?

鲁士恭: 参加科研工作后,随着阅历增加,我意识到,要搞好社会科学研究,不仅需要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埋头苦干、刻苦钻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拼搏精神,以及勇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而且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科学的思维能以及熟练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既需要科研工作者个人平时自觉地进行学习训练,争取参加单位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更主要的是在长期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做学习、训练、掌握科研基本功的有心人和用心人。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就将会逐步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增强科研工作的自信心。

有幸的是,我初踏入社科研究的门槛,就在刚组建的上海社科院马列毛著研究室和大家一起接受了科研基本功的训练:一是打好马列主义思想理论的功底。要求每人选择一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进行熟读,对其中的名篇以及其他作家的名著进行精读,掌握其中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同时还读国内思想理论名家演讲。二是提高汉语修养水平、外语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研究室专门请古文先生、外语老师,对大家讲解古代范文、诗词,辅导外语,要求大家能够背诵唐诗、宋词中的精品和《古文观止》中的名篇,具有阅读外语书刊的能力。此外还要求研究人员多读其他各类中外名著,每星期交一篇作文,以扩大知识面,涵养身心,提高写作水平。就这样边工作边训练,坚持了半年多。

掌握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随着个人的科研工作转入党的领导机关——中共中央华东局政治研究室,其实践性、应用性、服务性以及与时、势联系的紧密性等特点更加突出出来。不管是单位上报批准的课题,还是领导交办的课题,无不是党和国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都需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不管是到机关单位进行的调查,深入工厂农村的基层干部、群众调查,还是广泛搜集整理书、报、刊物的相关资料;无论是个案访谈、座谈调查,还是会议研讨式的调查,目的都是听取和搜集相关不同人群,特别是基层广大群众、干部的真实意见、要求和愿望,连同书、报、刊物中反映的观点、资料,经过比较、讨论、研究形成调查报告,以弄清问题的本质及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群众的真实反应,以及解决的对策、建议等。好的调查报告,可以是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课题的重要研究依据和资料,因此掌握、运用好的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是提高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这一时期我所参加的许多科研活动,都与当时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联系。例如,为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参与摘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幸福、爱情等观点的论述;为进行反对国内外修正主义教育,参与摘编了马列主义批判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的论述;为解决经济困难时期粮棉争田的矛盾,寻求纺织原料代用品,对发达国家的化纤工业状况进行了收集、整理,撰写成情况资料报告;为活跃小商品和农产品市场,增加物资供应,克服经济困难,参与了集市贸易调研;为恢复我国遭到破坏的农业和促进工业的发展,参考国外治理经验,分别对日本的农业水利情况和德国托拉斯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等等。通过这些科研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在社科研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

长期的学习与实践使我在政治思想、理论水平、思维方式、科研能力等方面逐步得到了提升。我深深体会到,搞好社科研究工作必须做到: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获得解放的理论,是反映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为社科研究不断提供新的理论武器。因此,要从事人民所需要的社会科学研究,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要使自己的研究工作实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须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扎实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第二,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努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其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与矛盾所站的立场、所持的观点和所用的方法。仅仅教条式的背诵或引用经典著作中某些个别结论或词句,不可能获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真谛。

第三,理论工作者要把人民、社会和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需要,作为选择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课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将自己的研究工作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会获得真正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第四,社会科学研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是倡导创新性思维,修正错误,坚持和发展真理,保持正确科研方向,活跃、推动和发展社科研究所必须认真遵循的方针、原则和标准。否则将失去活力,更谈不上深入和发展。

第五,要追求“作文”与“做人”相统一的境界。只有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崇尚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能有端正的科研态度、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的科研作风、强烈的事业心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才能取得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研究成果。

第六,要熟练掌握从事科研工作所必须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调研方法、文字表达能力等基本功,以及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勇于担责、善于团结协作的道德作风,才能选择、设计好研究课题,提高工作效率,圆满完成科研任务。(特约记者/张元思 章洁)

鲁士恭,研究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在上海社科院马列毛著研究室从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研究工作;一九六二年转入中共华东局政治研究室《华东通讯》编辑室,从事研究、编辑工作;“文革”中后期下派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从事政治、宣传工作;一九八零年,调入山东社科院筹建法学研究所,重新走上专业研究工作的道路。曾任山东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省法学会、省宣传研究会副会长、省法学会与省监狱管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省社科规划委员会、省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省社科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成员等职。曾先后参与和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逾十项,主编和参与出版著作近二十部,公开发表或输送党政部门专业文章约百篇。其中主编的《中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参写主编的《中西代议机构比较》等三部著作分别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参写主编的《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研究》等三部著作分别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半期,先后被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享受政府特贴证书和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