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李河:弘扬传统切忌闭门造车

28.10.2014  12:02

      近日,安徽六安街头一幅“二十四孝”中“埋儿奉母”的公益广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批评。
     
      在传统文化日渐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二十四孝”作为传统时代教化的经典之作,也同样在无数大街小巷中的宣传栏、广告牌上出现。然而,这一现象却并不能获得一致的赞同,特别是其中诸如“埋儿奉母”之类,更是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和批评,有批评者认为,“这种违背人性的故事,是否真的有必要宣传”?也有人认为,“郭巨埋儿的故事,放在今天,有悖于生命权平等的原则,也是一种犯罪行为,即便是犯罪中止,没有最终实施,但需要担负刑事责任。”
     
      一个与现代社会基本价值和伦理完全相悖的故事,如何成为公益广告的主题?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说:“如果做这个广告的人是故意的,那就是给弘扬传统文化抹黑,如果不是故意的,那就是不懂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本来是好事,但是好事为何却成为批评的对象?李河说“传统文化拿过来之后,也需要有一个理解和选择的过程,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是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有些是自相矛盾的,有些是一直都有争议。因此,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一个讨论、论证的机制,诞生一种解释的竞争,才能知道哪些可以转化,哪些不能”.
     
      弘扬传统需要规则
     
      北京晨报:一幅“埋儿奉母”的公益广告引发了众多的批评和不满,在您看来这样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李河:传统文化,无非是发生在历史上的文化现象,我们常说三代人记忆,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在三代人以前,进入到正史、进入到文献记载的文化现象。比如一些经典文献,或者和经典文献相关的辅助性的文献,像《二十四孝》、《三字经》之类,都是属于传统时代教化系统的典籍。
     
      北京晨报:传统时代的文化遗产,在今天看来并非都能获得人们的认同?
     
      李河:传统文化拿过来之后,有一些理解和选择的过程。在百年前,《二十四孝》曾经作为批判“吃人的礼教”的一个对象,今天的人们开始反思,认为那个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些批判,和特殊时代的环境有关,救亡的主题浓。实际上今天也是一个激烈的时代,缺少民族认同,很多东西,不论是不是普遍的,都被冠以西方的名义。因此,很多人主张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认同,主张恢复传统。但是,恢复古代的文化,其实依然有一个选择的问题,不加选择地拿来,就可能引起反感。
     
      百年前的文化维新时代,“二十四孝”曾经是众多文化名家批判的对象,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写道他看“埋儿奉母”故事时的感受:“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
     
      百年后的今天,传统文化再次复兴,然而,又如何应对传统文化中那些“违反人性”、“违背人道”的东西呢?李河说:“现代社会和基本游戏规则变了,因此,照搬传统文化显然并不现实,也不可能。但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传统文化进入,并没有问题,有一些东西转化为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文化,也同样可以。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弘扬传统文化,而方式有时候比态度更重要”.
     
      忠孝第一的传统社会
     
      北京晨报:孝是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伦理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它是如何成为伦理的核心的?
     
      李河:孝作为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规范,不仅仅体现在私领域中,它的发生很早,但是成为家庭关系的核心,确实是从孔子开始,从儒家开始。其原因和传统的政治伦理规则有关。在传统的家国天下系统中,家作为国的一个基本单位,当然有的地方还有宗族,国则是放大的家。个人对于这两个层次的共同体有着统一的伦理关系,对家庭宗族是孝,对国是忠。家国一体正是传统政治伦理的基本框架。从孔子设计,到历朝大力的推广,使得这一整套伦理规范最终成为一种最高的伦理。
     
      北京晨报:在今天为什么有些传统文化会遭遇批评呢?
     
      李河: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变了,基本的游戏规则变了,传统的家国一体的规则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依旧是社会的一个单位,但不能继续把忠和孝作为两个顶级的伦理关系去治理社会。它和平等、自由等现代的基本观念是冲突的。
     
      百年之中的观念变化
     
      北京晨报:二十四孝曾经作为批判“礼教吃人”的证据,但在今天,这样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李河:百年前,是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检讨自己国家是否存在文化、制度上缺陷的时代。一方面,1840年以后,中国不幸的命运他们都切身感受,一方面,开眼看世界,发达国家的状态他们也都看到了。这给他们那些第一代、第二代看到世界的人们带来的颠覆感最强。所以他们开始从文化、科技、政治、教育等诸多方面开始检讨。其中对宋代以后的礼教的检讨尤其激烈。“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可以说那是一个文化的维新时代。那个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批评没有问题,不批评,不激烈地批评,就无以表达他们的震撼和焦虑。
     
      北京晨报:很多人主张现在应该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究竟应该怎么思考?
     
      李河:历史发展到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批评是否有点儿过了。这没问题,重新思考,甚至反驳当时知识分子的批评,也都可以。但是反驳不等于彻底否定,也不等于要不加拣摘地弘扬传统文化。
     
      方式比态度重要
     
      北京晨报:那么在您看来,弘扬传统文化应该怎么做?
     
      李河:传统文化的弘扬现在面临两大问题,第一是传统文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弘扬,而具体的方式要比态度更重要。第二,如何评价百年前文化维新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重新评价依然包含限度的问题。比如说孝,在传统社会作为家庭伦理的第一规范的地位,绝对是拿不回来了,不可能把孝凌驾在平等、尊重、培养尊严等等原则之上。再如,传统的私学,作为传统时代主要的教育体系的地位,肯定也拿不回来了,不可能把所有的现在学校都废除,让私学重新成为教育的主体。
     
      北京晨报:那么这些东西如何和现代社会相融呢?
     
      李河:这就是转化的问题,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它不会拒绝传统文化的进入,多元的文化体系,本身也并不会排斥传统文化,比如说孝,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元素,进入到现代家庭关系中,培养人尊重父母、感恩等情感。再如私学,也可以作为民办学校的一种,都可以自由发展。所以,弘扬传统没有问题,但就怕跳出来几个穿古装的古人,给人感觉好像是伪劣产品,伪劣并非说古代没有,而是它以完全和现代社会相悖的形式出现,和现代的观念、价值发生冲突,就如“埋儿奉母”之类,肯定会引起人们的批评和反感。
     
      弘扬传统不能长官意志
     
      北京晨报:把“埋儿奉母”做成公益广告之类的行为,为什么会出现?
     
      李河:弘扬传统,往往会出现一些食古不化的现象,食古不化又有两类,一类是一切照搬,不知今夕何夕,一类是自己本身不了解传统,感觉是古代的就拿来。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都能拿来,诸如郭巨埋儿、小脚之类,都不行。仅仅说孝,也有很多东西是和现代法治观念冲突的,比如无违、色难,比如庭训的传统,论语中说孔子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等等,这些在现在是不适合的。
     
      北京晨报: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呢?
     
      李河: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避免长官意志,把弘扬变成命令。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有国家没有社会,没有一个开放的社会,权力和官员的意志往往被放大,长官意志往往成为下面人谄媚的理由,因此总会出现一些麻烦的事情。在今天,应该尽可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其二是要避免照搬,弘扬传统的伦理可以,但绝不能把古代政治伦理体系中的地位重新拿来,不能把忠作为公务员的第一规范,不能把孝作为家庭伦理的第一规范。
     
      相关链接
     
      夏学銮:孝不能逾界
     
      “埋儿奉母”的故事曾经是“礼教吃人”的反面典范,在今天沉渣泛起,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著名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传统的孝道之中,有很多把一方关系绝对化的问题,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能轻易拿来。弘扬孝道本身也是好事,但是不能过界,不能违背人性”.
     
      夏学銮认为:“转型时代,家庭关系家庭伦理面临重要的挑战,不少家庭中,孩子不养父母、兄弟成仇,因此,弘扬传统的孝道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好事不能变成坏事,诸如杀死孩子,供养母亲之类的故事,本身就是违反人性的,不应该加以宣传。今天的家庭关系,注重人人平等,对于长辈,应该是尊重,而非传统孝道中的那种绝对化的遵从、顺从,过分强调家长的权威是传统文化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而不是弘扬的对象”.晨报记者 周怀宗
     
      典故
     
      郭巨埋儿
     
      出自《二十四孝》,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收录三则鲤鱼自动破冰弹跳的故事,主角有王祥、王延、楚僚等三人;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佛教变文《二十四孝押座文》是中国最早的“二十四孝”作品;南宋时期的画家赵子固有“二十四孝书画合璧”一图;元代郭居敬编《二十四孝》,作序并配以诗文,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郭巨埋儿的故事,讲述晋代人郭巨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