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回国了》将播 两代人价值观遇代沟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历来是让双方倍加头疼的问题,尤其当代的价值观正在飞速变化,青年人崇尚自我,要求追寻理想。当80后的儿女在海外求学后,吸收了海外思想,开拓了眼界,更是与传统的父母在思想上有了很大代沟。
由导演姜凯阳执导的电视剧《孩子回国了》,汇聚万茜[微博]、曹云金[微博]、刘芙伶等人气明星,更有娟子、哈斯高娃、伍宇娟、王志刚等实力戏骨鼎力加盟。该剧首次全方位探讨了新一代中国人出国留学、回国就业、中外价值观冲突、父母与子女沟通问题等热点社会话题,对海外留学青年的亲情、友情、爱情进行了全面剖析。在剧中,父母子女间的种种冲突更将这些问题表现的淋漓尽致。
事业价值观比拼:创业还是就业?
毕业了,是就业还是创业?是先就业再创业,还是直接创业?很多有抱负的年轻人都希望通过自己创业,获得人生事业的成功。创业者中不乏风光的:北大硕士开米粉店,半年卖了500万;上海大学毕业生办网站,年入10亿。但是,创业成功者毕竟是少数,每年新创办企业中,至少有50%在半年之内倒闭,倒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创业的基本法则。因此,有过来人劝告,创业有风险,入行需慎重。造成创业失败的五大原因:不够成熟、经验不足、资金不足、创业的项目不符合个人以及不可避免的外在的环境因素。找准自己的位置,自我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创业项目就格外重要。现在的房子、车子以及孩子让年轻人经济压力巨大,早日、快速的获得大笔金钱成为了人们迫切的需求,所以,即使并不太了解创业的具体项目及问题,年轻人也立刻一拥而上的创业,造成不少年轻人满怀信心的创业,却空手而归。正如,《孩子回国了》里面,除了乐于在自己的专业专心搞科研的大姐,其他两位都忙着寻求新的出路。二姐白富美萌萌虽然一心想着嫁给一位不错的老公,却也不忘去拉有钱人做融资。就连不成器的小弟弟在逃学回国后,也没有立刻去工作,而是到处找朋友、拉关系、寻投资,也想要自己创业开公司,以此养活自己及女友,可以看出,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急迫的寻求成功成为了年轻人肩上的重担。
新时代的爱情观:如何选择爱人?
该剧围绕张家三个表姐弟展开。留学海外多年的大姐的女儿张嘉超因为母亲大腿骨折,不得不回国照看,先后经历了父亲亡故、噩梦重温,最终决定留在国内,投身到祖国的科学事业之中,实现了爱情事业双丰收。二姐的女儿姜萌萌经历了学成归国后失业、未婚夫离开的低谷,并最终重振旗鼓实现自我。小弟的儿子张兆阳一直是惹祸不断。
如今已步入而立之年的80后,父母多为60后。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价值观发生了巨大转变,让不少父母感叹:老了。父母希望子女选择一个条件不错,能干,听话的人结婚。
对于80后的海归来说,爱情是他们的自由,父母无权干涉,一切只要喜欢就好。在《孩子回国了》中,小弟弟张兆阳是位屌丝男,偷溜回国、不务正业,让人头疼。在择偶上也并未听从父母的意见,从国外带回一个有小孩的女人,直接升级为“后爸”。尽管招到父母的反对,他却摆出西式面孔,认为这是自己的权利,宁可离家,绝不妥协。
生活方式的碰撞:安稳还是折腾?
60后的父母大多希望儿女过着安稳的生活,所以将儿女送往国外读书,希望其毕业后能够安稳,顺利的寻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公务员与国企成为了父母心中的最佳选择。现在的80后海归将梦想与追寻放在首位。宁可抛弃平稳的生活,也执拗的寻找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
《孩子回国了》中的三位表姐弟就在留学归来后,不停“折腾”寻找自己的价值与梦想。大姐在归国后,无法坦然面对过去的事情,逃避过去的经历,折腾着想回美国,被母亲用尽招数拦下。白富美的二姐,与同事多有摩擦,对工作不满,一心扑在爱情上,折腾着寻找理想中的不错男友,却总是遇人不淑。小弟更是一心想要折腾创业赚大钱,最终轻信他人吃了亏。在他们的生活工作中经历了挫折,才开始意识到工作的意义和对生活的态度,大姐在实验室里取得成就,二姐成为事业上的女汉子,小弟弟也开始娴熟踏实的工作。折腾过后,他们变得愈发成熟。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这部包含了青春、励志、生活以及家庭温馨的暖剧--《孩子回国了》,将于12月26日在北京影视频道全国跨年首播,看这帮大龄“熊孩子”们如何“归来”。(tg/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