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了“万圣节” 留下惊吓“后遗症”

04.11.2014  14:10

      11月1日是西方“万圣节”.在广州,不少幼儿园组织孩子按照西方风俗易装,南瓜灯等小玩具也大行其道。“万圣节”过后,一些家长却发现孩子得了“后遗症”,不敢单独去洗手间、不敢一个人在房间玩……教育专家表示,孩子受到惊吓后需要一段时间缓冲,这期间家长一定要陪伴、安抚孩子,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孩子:过了万圣节,自己不敢上厕所           11月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根据西方的传统,万圣节前一天,孩子可以穿上奇装异服、提着南瓜灯去挨家挨户讨糖吃。在广州市天河区某花园小区,今年“万圣节”似乎过得很热闹。不仅小区多家幼儿园、英语教育机构组织孩子们易装过节,许多商家也趁机推出南瓜灯、面具等与万圣节有关的小玩具。           王女士四岁的女儿萌萌所在的幼儿园也组织了与万圣节有关的活动。节日过后几天,王女士却发现萌萌有些不一样。“以前她自己可以单独做的事情,现在都不敢做了。比如原来可以自己上厕所,自己在房间里玩,现在都不敢,一定要大人陪伴,还总说好像听到一个声音。”           王女士认为,女儿之所以出现变化,主要是因为在“万圣节”期间看到其他孩子一些恐怖的面具、装束,或者是被恶作剧“呜呜哇哇”叫的小孩子吓到了。王女士耐心地引导女儿,但是四岁的萌萌还不能完全摆脱不安的情绪。           无独有偶,上周五晚上,李女士五岁儿子乐乐所在的英语早教机构组织了万圣节活动,晚上带着换上奇装异服的孩子们在小区里挨家挨户讨糖。乐乐当时玩得很高兴,可是接下来的几天,乐乐总是说担心后面有个“黑人”,不敢一个人睡。李女士想起来,当时早教班组织活动时,有个孩子戴着恐怖面具、穿着黑衣服,大概恐怖的印象留在了乐乐心里挥之不去,李女士很后悔当时让乐乐继续参加活动,也没有对那个孩子的父母提出异议。           家长:幼儿园照搬洋节引反思           李女士说,今年“万圣节”期间,小区许多商店都卖起了与万圣节有关的小商品,比如恐怖面具、恶作剧玩具,这些商品都容易引起孩子惊吓,但商家为了牟利根本不管后果,不少家长对后续不良影响也没有注意和重视。李女士说:“特别是有一种南瓜灯,打开之后会发出呜呜的叫声,听起来很恐怖,连我这个大人都怕,更何况是小孩。上周五晚上,小区里许多孩子都提着这种灯。”           王女士对照搬洋节也提出了反思:“圣诞节过,情人节过,现在万圣节、复活节也跟着过。这些西方风俗在国内没有相应的文化土壤,家长也根本不了解节日的内涵,只是停留在扮装和吃方面。特别是让上幼儿园的孩子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穿着奇装异服参加类似恶作剧这类的活动,对他们的成长不利。”王女士说,明年她一定会慎重考虑是否跟风参加这类节日活动。           专家:儿童陷入恐怖情绪应及时引导           3日,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理专家陈燕萍。陈燕萍指出,小孩子好动,但是自我保护能力低,一旦产生心理阴影就很难摆脱。因此幼儿园组织此类活动,要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的传统习惯不可能一下子被小孩子接受,如果氛围比较突然,恐怖的东西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冲击。           “商家以盈利为目的炒作万圣节无可厚非,他们的目标群体是喜欢新奇的年轻人,但是商家欠缺对公众,尤其是儿童的考虑是应该反思的。”陈燕萍说。她建议,“如果孩子因为看到恐怖的东西产生心理问题,家长应该陪伴在孩子身边,安抚他们,并告诉他们现实世界是安全的,跟他们沟通、向他们解释。就算不能够通过沟通的方式让他们适应,也不要强迫。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就要去找专业的心理机构治疗。”           为了避免孩子在活动中受到惊吓,陈燕萍还建议幼儿园应该打好预防针:“幼儿园作为教育小孩子的主体,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给孩子们解释清楚节日、活动的来历以及怎么玩这些游戏,教师要提前帮助小孩子区分虚拟与现实,避免为他们带来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