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中小学 “四招”催动校园国学热

29.10.2014  11:28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民族的瑰宝,是人类文化的丰厚宝库。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宁阳县中小学“四招”涌起国学热,精典诗词经常成为中小学生脱口而出的“流行话”。

一是“环境招”,创设良好诵读氛围。宁阳县中小学学校精心设计楼道、橱窗、壁报栏儒雅高洁的传统经典文化,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宁阳十二中利用校园橱窗开辟国学经典诵读专栏,精选古诗文、名言警句布置班级文化。葛石镇沙卜完小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蒋集镇栗楼小学把《论语》、《孟子》、《三字经》中的经典名句,制作成喷绘版面,张贴在学校宣传栏、教室外墙等处,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国学经典,方便学生诵读。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每天都插播五分钟的经典诵读。“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琅琅上口的经典名句,常常响起在校园上空。

  二是“课程招”,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宁阳县按照“去粗取精”的原则,统一为全县中小学各年级阶段推荐了诵读书目,并提出  “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教师工作负担,不增加家长经济负担”的总要求,各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在推荐书目中再精选内容,作为学校校本教材。教学中,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为主,对其中简单语句的释义不要求讲解得过深过细,体现大意即可;对部分难懂的句子不要求解读。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大声的诵读和吟诵,自然成诵。宁阳县英才学校、鹤山乡王卞小学、华丰镇沈庄小学把经典诵读纳入课时计划,制定了评价方案。伏山镇中心小学、蒋集镇中心小学、泗店大孟小学将诵读与语文、音美等学科相结合,在美术课上诗配画、画配诗,音乐教学中配乐吟唱古诗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宁阳县实验中学将《论语》定位为学生校本教材,每年印制1200册供初一学生和老师们诵读,并结合综合实践学科进行实践升华,《论语》学生读本荣获泰安市校本课程一等奖。

三是“活动招”,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宁阳县诵读活动始终把经典文化与现代道德规范紧密结合在一起,探索用“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切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伏山镇中心小学上、下学期分别举行“庆元旦”、“庆六一”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每两月组织一次同年级段的班级诵读联谊活动。联谊班级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以促进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的诵读交流。他们还经常组织手抄报编写大赛活动,为学生提供编写、选材、绘画、书法方面的锻炼机会,让学生根据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泗店镇中心幼儿园结合市级科研课题《国学启蒙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研究》,开展了“读经典,诵经典”为主题的诵读比赛。蒋集镇添福明德幼儿园巧将游戏歌谣变成诵读国学经典的阵地。经学校精心编制,《三字经》《弟子规》变成了学生跳皮筋、拍拍手等游戏中的歌谣,《论语》成了编花篮游戏的歌词,唐诗宋词成了快板台词。一时间,欢声笑语中传出的阵阵国学经典内容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宁阳县鹤山乡泗皋小学开展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活动,他们在颜庙前身着汉服,诵读《论语》,学习经典,传承经典。石集小学举办了一次以“聆听华夏之声,书写汉字之美”为主题的汉字听写大赛。鹤山乡赵庄小学引入“戏剧表演”和“戏剧游戏”,表演的《花木兰》获县艺术节一等奖。

四是“社团招”,打造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华丰镇中心小学成立“篆刻国学”学生活动社团,让学生学习简单的篆刻知识,认识篆刻工具材料,了解著名的篆刻家,然后让学生欣赏篆刻作品,学习简单的篆刻技法,从“磨石”、“描摹印章”、“反字上石”到“运刀篆刻”、“修改”,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着篆刻的程序和技巧,对篆刻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经过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篆刻技法并能临刻一字印、临刻二字印和简单的篆刻创作,形成了“人人一把刀,个个一方印”的校园文化特色。伏山镇中心小学成立了“书法班”和“诵读班”,假期里,他们来到乡村少年宫,在老师的带领下,写汉字,读汉书,开心、幸福地成长。(泰安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