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按国际标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

19.08.2015  10:13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出口基地。2006年前后,由于欧美、日本等大幅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大量蔬菜因药残超标卖不出去,成千上万的菜农赔得一塌糊涂。经过几年的蜕变,如今安丘蔬菜产品的品质有了巨大改观:去年,在国内高端市场销售80多万吨;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超过1.6亿美元,出口最多的是日本和欧美市场。巨变从何而来?近日,记者走进安丘,探究变化背后的秘诀。

  挫折之后谋转型

  8月6日,记者走进山东省安丘市凌河镇大姜生产基地。眼下正是生姜生长最快的时候。小儒林村菜农张福刚告诉记者,今年大姜收获后,他原想参加市里的姜王比赛,不过眼下看来还差得远。“去年露天组姜王的亩产纪录是20829斤。”

  安丘市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出口基地。市农业局局长王忠学介绍,全市年出口蔬菜150万吨,创汇约2.5亿美元。年人均出口蔬菜1.5吨多,人均创汇折合人民币1578.9元。去年国内高端市场销售80多万吨,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超过1.6亿美元。出口最多的是日本和欧美市场。

  “出口连续增长的原因是什么?”记者问。张福刚不假思索地说:“靠的是质量。”

  蔬菜质量,给张福刚刻下了太深的记忆。2006年前后,欧美、日本等大幅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大量蔬菜药残超标。蔬菜卖出去才是钱,卖不出去不如草,成千上万的菜农赔得一塌糊涂。安丘市蔬菜出口这根经济支柱,几乎被折断。

  下定最大决心,安丘从2007年开始用铁腕标准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力把出口蔬菜这根支柱再扶起来。2011年,全市进一步实行“两个市场,一个标准”,让内销蔬菜指标也要达到国际标准。近年来,据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结果,安丘市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已连续多年保持100%的纪录。日本兼松株式会社采购顾问花冈肇来安丘考察后说:“我们对安丘蔬菜的安全质量非常放心、满意。”

  安丘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区、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优秀示范市。他们的经验,被国家质检总局和山东省政府总结为“安丘模式”,在全国和全省推广。

  高标准组织生产

  进入安丘市鲁丰集团食品加工车间参观,把记者“折腾”得够呛。经批准后,工作人员指导记者进入程序:梳头、清理毛发——戴口罩、头套——穿防尘工服——进消毒室,在不同的消毒液内洗3次手——穿水靴,蹚过消毒池——进除尘间,“环绕立体风”吹拂。

  终于可以进入车间了。车间内,每立方米的细菌检测,精确到个位数。隔着玻璃,记者看到,工人在柔和的灯光下操作,给人以外科医生做手术的感觉。“这是加工出口产品吗?”防护服里传出回答:“是内销产品。我们内销外销都是一个标准。”

  在鲁丰集团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刘海燕正忙着调度向北京、青岛发货。他说:“这些蔬菜,和发往日本的菜是一个标准。我们的质量,内外同一把尺子,决不看人下菜碟、内外分两档。”刘海燕说,不光是鲁丰集团一家,从2011年底开始,安丘市内销蔬菜、出口蔬菜都按同样的标准生产,也就是说,一个标准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建芳告诉记者,抓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要实现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分散生产,肯定达不到工业化的安全标准。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也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型。

  潍坊鑫盛食品有限公司员工赵英才和记者谈起这一艰难转型。老赵的标准化管理经验,远近出名。这位65岁的菜农,管理着石堆镇139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他说,过去几十年的老做法都不管用了,现在种加销等实行“六统一”,严格按照程序和国际标准浇水施肥,产品生长时间和大小,都有规定,跟工厂流水线的标准化一模一样。“俺们这些老头子,不再是农民,都成了种菜工人了。”

  规模化标准化,让蔬菜生产越来越现代化。在老赵的基地里,记者看到,大棚滴灌高效节水灌溉、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测土配方施肥检测等装备一应俱全,杀虫灯等生物防治措施随处可见。

  基地里,每个地块和品种都有生产日志。记录簿上,作物种、管、收的各个阶段,用药、施肥的数量、时间、产品购进渠道等,都有记录,保证对每个环节发生的问题都能进行追溯,对质量问题都能立即启动纠偏机制,同时为产品预警、追溯、召回提供依据。

  目前,安丘市共流转土地42.8万亩,建成了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姜葱蒜出口基地各40万亩,还有10万亩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花生生产基地,以及草莓、桑蚕等基地。安丘市农经局副局长贺承涛说,规模化和标准化,打牢了质量安全基础。现在市里制订了生姜、大蒜、草莓等33个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200多个生产标准,参与制订了《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这些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让“安丘标准”变成了“国际标准”。由此,安丘市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同时,市里还建立了全国首个农业综合标准化研究所。

  “近年来,我们内销、出口一个标准,让农产品都符合国际标准,形成了安丘蔬菜的高端品牌效应。”刚刚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的安丘市委书记刘兴明告诉记者,食品安全的最终裁判是市场、是消费者。作为生产方,多年来我们只干不说、多干少说。我们下定长期奋战的最大决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定要把安丘建设成为让世界信得过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

  源头治理农药残留

  “像甘蓝地里的菜青虫、夜蛾、小菜蛾,就用生物农药‘菜喜杀虫剂’治,这种药过了3天的农药间隔期,就可顺利出口。”山东鲁丰集团技术员张新凤说,“我们公司用药严格按国际标准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像甘蓝长蚜虫,‘乐果’农药日本肯定列表不检测,但国内禁用,我们坚决不用;啶虫脒国内允许用、出口日本易检出药残,我们也不用。”

  药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拦路虎。安丘市以抓铁有痕的决心,管住“农药瓶子”,保证农业化学品使用后不会在产品中留下超标的药残。

  市里请专家按国内外最严格的标准,帮助规划了一个“市场准入安全圈”,圈里包括411个生产企业的3309个农兽用药,圈外的药物一律不准进入安丘销售使用。全市35处农兽药批发企业和973处镇村销售店全部实行连锁直营,封闭式管理,农兽药来源、去向、质量都可追溯,用户一律实名购买。

  记者走进安丘邦源农资石堆连锁店,看到各种农药化肥码放得整整齐齐。附近金冢子镇七戈庄村的马凤高来买农药,他与店主韩国良是熟人,但还是一丝不苟地登记: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购买时间、品种等。

  翻看老韩的销售账本,除了购买人的信息外,所卖药品的“身世”,从进货、开方到发货,还有农资生产厂家、批号、本店进货时间等,都一清二楚。

  马凤高说,这个办法很麻烦,但很管用。有了这个专营渠道,高残留农药就进不来,按标准用药就不会药残超标。过去,一家蔬菜质量闹出麻烦,十里八乡都跟着倒霉。就是因为管得不狠,还有赚头。现在情况好了,源头上关死闸门,治住药残,吃菜的、种菜的都放心,都受益,再也不怕有人胡来、连累大多数人了。

  安丘市市长桑福岭告诉记者,管住“农药瓶子”,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但不是全部。质量管理链条很长,环节很多,每一步都必须管理到位。安丘市对六大农产品都相应制定了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检测标准,步步把关,一滴水也不能漏。

  在安丘市农业综合标准化管理和检测中心,记者看到这里的产品都印有二维码。随手拿过一棵大葱用手机一扫,其产地、产户、用肥、用药等信息一目了然。该中心负责人闫世良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有关部门抽检了49967份样本,基本实现全覆盖。”

  安丘市还设立了600多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点,设立了在线监控中心,对农产品生产全程进行无缝隙实时监控。在安丘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记者看到,他们利用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农资买卖、药物使用和田间管理等进行实时管控。

  品牌战略促质量保证

  高质量农产品生产,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安丘市农业局蔬菜站站长张中华说:“以前治理农作物上的姜螟等害虫,多用乐果、菊酯等农药,现在改用微生物源杀虫剂苏云金杆菌,成本提高了。此外,种植、加工、检测等各个环节都投入加大,必然侵蚀利润。”

  张中华认为,优质优价才能让消费者和生产者双赢,让食品安全可持续。品牌战略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

  记者在鲁丰集团采访了解到,鲁丰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资产达10亿元,主要生产禽肉制品、冷冻果蔬等系列产品600多个品种、规格,年加工能力50万吨。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美国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过去我们出口食品,都是贴别人的标签。如今,无论出口还是内销,我们都用自己‘鲁丰’的牌子。”刘海燕说,企业在食品质量安全上已经打下牢固的基础,我们完全有信心打出自己的品牌,让质量安全与品牌建设相得益彰、良性循环。由此,企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去年,安丘市表彰纳税百强企业,鲁丰集团名列全市第11位,与许多制造业强手站到了一起。

  安丘三通食品公司,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一元化农作物管理模式”。所谓“一元化”,就是生产中所使用的肥料、农药和种苗等,全部由集团内部企业生产和提供,确保每个环节质量安全可靠,由此打出了企业的品牌。在日本市场,三通食品公司销售的产品价格一般高出市场均价10%左右。

  安丘以其高质量的产品,成为山东省第一个供港蔬菜备案基地。在香港市场,安丘蔬菜均价高出平均市价20%左右。

  安丘源清田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向日本出口近万吨鲜大蒜和生姜,其市场份额约占日本市场三分之一左右。公司副总经理王秀珍说:“我们的产品能直接进入标准苛刻的日本超市,源自消费者对安丘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的整体认可。”

  抓食品质量安全,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安丘市仍然在一步不松地往前跑。目前,他们已注册优质农产品商标68个,安丘大姜、柘山花生、安丘大葱等8个产品获地理标志产品认定,269个产品获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