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济堂阿胶:传承古法300多道工序熬出匠人精神

24.12.2016  23:43

  宏济堂的创始人乐镜宇,原籍浙江,其祖辈于清康熙年间,为经营药业移居北京,在正阳门外创设同仁堂,由于所售丸、散、膏、丹疗效显著,驰名全国,因此乐镜宇利用"乐家老铺"其祖先所创造的基础,于清末光绪年间来到济南,依当时山东巡抚杨士骧拨官款白银二千元举办药局。1907年2月,乐镜宇筹还官银,取得药局管理权,改名为"宏济堂"。 当时的宏济堂经营方式全仿北京同仁堂,对外号称"乐家老铺济南宏济堂"(北京同仁堂对外称乐家老铺北京同仁堂)。

  从一张新鲜驴皮,到一盒成品阿胶,需要99道大工序、300道小工序,80天的时间。单单一个“打沫儿”,就得昼夜不能间断。只有这样,才能熬出“透如琥珀,黑如翳漆”的纯正阿胶。记者走进宏济堂熬胶坊,最忙的人恐怕要数武祥伦了。武祥伦是宏济堂阿胶“九昼夜精提精炼”技艺的第三代传人。他出生于阿胶世家,父亲兄弟五个都是“老胶工”。从16岁开始,武祥伦就开始围着阿胶锅炉转。

  武祥伦告诉记者,在“手工阿胶工坊”,宏济堂有个规矩: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这是创始人乐镜宇定下的。

  百年之后,这个规矩仍是武祥伦这代工匠师傅遵循的不二法则。熬了37年的阿胶,相比起“阿胶师傅”的称呼,武祥伦更愿意把自己视为一个“学生”:喜欢这一行,爱动脑子,把它当成事儿来办,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记者了解到,1909年在东流水街54号建宏济阿胶厂,配方工艺有独到之处,品种分为福、禄、寿、喜、财五种包装,当时的上等阿胶被选为贡品。1914年宏济堂的阿胶产品获得山东省首届展览会"最优等金牌"褒奖,1915年获得美国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优等金牌"和"一等银牌"奖。但是到了1968年文革时期,济南人民制药厂(宏济堂)所属的阿胶,被分至东阿、平阴处生产(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东阿阿胶和山东福胶)。

  宏济堂阿胶早在民国四年(1915年)即与茅台酒、张裕葡萄酒等一起获得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是迄今为止,阿胶产品获得的最早、也是最高荣誉。宏济堂生产阿胶始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乐镜宇先生在趵突泉畔东流水街开办"宏济堂阿胶厂",更大胆创新、另辟蹊径,将古法的"三昼夜熬制"改善为"九昼夜精炼",清除了阿胶原有的腥臭味,使之清香甜润,且药效更佳。阿胶也成了宏济堂的名品,当时生产的阿胶为"福、禄、寿、禧、财"五字胶和精研、墨锭、极品、亮十六块、亮三十二块、黑十六块、黑三十二块等不同型号共12种,畅销海内外,其中上等阿胶被选为清廷贡品即"九天贡胶"。

  2012年,随着宏济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园的建成,宏济堂阿胶正式复产。根据“中国工业2025”战略,复产后的宏济堂结合企业提出的智能化制造,新上400吨阿胶生产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宏济堂阿胶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包括鹿角胶、像阿胶山楂、阿胶速熔粉等在内的系列新品,阿胶速熔粉等已进入美国市场。2015年其营业收入突破4亿元。(文/马文文)

作者:马文文         编辑:胡立荣        责任编辑:温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