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民宗局推动宗教界公益慈善活动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
济南市民族宗教局支持鼓励宗教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引导,推动其不断向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一是逐步将公益慈善纳入宗教团体和场所的经常性工作,推动活动常态化。通过开展慈善征文、慈善工作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挖掘各宗教教义经典中的慈善思想资源与文化,弘扬其中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内容,在宗教团体、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中大力倡导慈善理念,引导他们更加自觉的关注现实生活、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不仅在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积极参与救灾募捐,而且注重日常慈善活动,关心帮助社区和周围困难群众,把公益慈善活动与日常宗教活动相结合。
二是进一步加强宗教公益慈善主体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推动活动专业化。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注册成立专门的公益慈善组织,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内设专门机构或直接从事公益慈善活动。加快培养宗教公益慈善事业急需的人才,建立具备相应知识和经验的人员队伍。一方面在信教群众中发现人才,特别是那些具有公益慈善项目管理知识与经验的专业人才,通过逐步建立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公益慈善项目运作中的作用,使信教群众成为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同时通过借助普通高校和研究机构力量、同其他社会公益慈善组织开展合作等方式,培养引进公益慈善项目管理和运作专业人才,不断壮大和优化宗教界公益慈善事业人才队伍,逐步使我市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走上专业化、现代化发展道路。
三是加强公益慈善活动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推动活动规范化。加强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制度建设,使其经得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检验。根据《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公开指引》、《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等要求,指导宗教团体和场所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的财务结算手续。增强慈善捐助信息透明度,通过在宗教场所定期公开、网络公开等,实行帐目公开,公布资金来源、使用用途和流向,将募捐活动、接受捐赠、捐赠款物使用等相关财务及日常动态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各项收入支出做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增强宗教界公益慈善活动的社会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