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山亭区实施“四个三”全力开展雨季造林

14.07.2015  02:12

进入雨季以来,枣庄市山亭区以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十大提升工程为契机,把雨季造林作为当前一项最主要工作,本着实施“四个三”的工作思路,抢抓时机,集中精力,全面开展雨季造林工作。截止7月10日,全区已完成荒山造林1.2万亩,栽植侧柏等树种200多万株,完成市下达任务的85%。

 

把握三个重点: 一是环城森林公园山丘绿化。规划面积7000亩,涉及北庄、西集、凫城3个镇和龙门观林场。二是荒山绿化攻坚工程。规划面积8000亩,涉及10个镇街、2处国有林场。三是春季造林绿化补植。对春季造林成活率不达标的小班、地块再一次进行补植,确保达到造林标准。

 

推行三种造林模式: 一是推行工程造林。对长江防护林营造、环城森林公园山丘绿化等重点工程采用招标制造林,实行分段施工、分段验收、分段付款。5月底进行了公开招标,中标施工队伍和承担造林任务的镇街和国有林场迅速开展苗木落实、整地等工作,为雨季造林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雨季后,区林业局立即下发了《关于迅速开展雨季造林的紧急通知》,明确要求要以最强有力的措施、最快的进度、最高的质量开展雨季造林。水泉镇连栽5天,在白蒋峪流域完成荒山绿化800多亩,栽植侧柏12万余棵。二是推行专业队造林。对重点工程以外的荒山绿化实行专业队造林,先整地,后栽树。各镇街分别组建了2-3支以护林员为主的造林专业队,抓住连续降雨有利时机,迅速组织冒雨上山栽树。在造林过程中,积极推广使用容器苗,提高造林成活率。三是推行社会造林。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荒山造林,通过林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冯卯镇独古城荒山转租后,以家庭林场为主,吸引社会投资97万元,完成荒山造林1400余亩。

 

实施三项管护措施: 一是承包护林。将新造林木就近纳入专职护林员管护范围,签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栽一座山、管一座山、成一座山。二是封山育林。对新造林地和荒山疏林地加强封山巡查,做到死封山、封死山,严禁人畜入内,封造并举,提高造林成效。三是依法治林。进一步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保护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

 

完善三项机制: 一是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区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并深入造林现场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将采取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推进雨季造林开展,雨季造林结束后进行检查验收。二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区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雨季造林奖补,对造林绿化项目资金优先拨付,确保按时足额到位。各镇街和国有林场也都千方百计筹集造林资金,用于购置苗木,落实造林队伍,整地挖坑,组织上山植树。目前,全区已投入雨季造林资金700多万元。三是完善督查指导机制。区林业局组建了5个技术指导小组,现场督促指导雨季造林开展,保证并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今年的雨季造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