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要树立和发扬“创客精神”
汶上县审计局 郑茂霞
海尔内部有一句话叫“只论创客,不论资格”,只论能不能跟上时代,如果不能,就会被淘汰。这已经成为海尔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标志着海尔全面拉开在互联网时代转型创新的大幕。
与海尔一样,“创客”正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新时尚。其实,“创客”的背后是可贵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笔者认为,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审计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观念,争当“创客”。
进入2015年,审计监督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完善审计制度、实现审计全覆盖、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加之反腐败、基层组织建设等新形势赋予审计监督新使命,都对审计人员提出了全新课题和严峻挑战。如何开展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试点?如何深化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如何适应“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要逐一打开这一连串问号,唯有创新,唯有变化!
古人云,变则通,通则久。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通篇呼唤改革创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改革发展新要求,审计人员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顺应经济发展大势,勇于开拓,与时俱进,以“创客精神”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
让“创客精神”成为价值追求。要不断培育不断求新求变、不断追求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内涵和品质,敢于拆掉过去的墙,争当旧模式、旧思维的破坏者,在从事审计工作时,让偶得的灵光一现,抑或沉淀的深思熟虑,转变为推进工作的强大生产力,真正使得“创客精神”成为一种自觉、一种文化。
抓住创新的切入点。要创新组织方式,探索统筹调配人员、统一编组、扁平化管理的新型组织方式,增强审计的整体性和宏观性。要创新技术方法,加大数据集中和分析力度,探索审计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确保精确定位、精准发力,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要创新审计理论,立足审计监督的基石和保障作用,加强对审计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提炼,深化对审计本质、功能定位和职能作用的认识。
同时,各级审计机关要注意孕育和调配生产“创客”的土壤,通过建立机制、搭建平台、推广经验,营造鼓励创新、引领创新的氛围,尽快将原来较为封闭的组织演变为一个循环、流动、开放的生态圈,实现“人人创客”,以创新驱动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