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思考与对策
莱阳市审计局 吴言华
近年来,随着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升级,审计项目越来越多,审计风险也日益凸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在新常态下,处理好审计项目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防控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是做好新时期审计工作的新课题,是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作为一名县级审计局局长,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三点看法:
一、在审计项目安排上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新常态下,审计范围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多,县级审计机关又面临岁数偏大,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如果泛泛用力,面面俱到,就会造成任务虽然完成了,但质量不高,风险加大;党委政府不满意,上级审计机关不满意,人民群众不满意;审计人员忙忙碌碌,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还没有成就感。那么怎么办?我们认为在项目安排上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一)要明确什么是重点
党委政府交办的事项,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上下联动项目,人民群众关注的项目和部门,群众有举报、相关监督部门有线索的部门和个人。
(二)重点项目重点用力
一是领导精力要重点倾斜。局长对重点项目从审计方案、现场实施、报告形成等方面要亲自调度,亲自督促。
二是人员配备上重点突出。好钢用在刀刃上,从分管领导到审计组长的安排上,要抽调精兵强将。
三是时间安排上要予以照顾。重点项目普遍是业务量大,实施难度大的项目,所以在时间上不能等同于一般项目,时间要服从于质量。
二、在项目实施过程上要统筹兼顾,精准突破
(一)深入细致地搞好审前调查,找出突出问题
审前调查工作,要根据项目特点,找准工作的落脚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社会关注的焦点或相关部门发现的线索等。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做好功课,“备足弹药”,为做好审计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做好审计方案编制
一是正确处理审计内容与审计重点的关系。“审计内容”倾向于强调面面俱到,“审计重点”与审前调查紧密结合,突出强调某一审计项目的独特之处,它是提升审计成果,提高审计质量的重点所在,要将审前调查中初步发现和确定的重点内容、重点方面进行重点安排,重点出击,重点用力。
二是详细制订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方法和步骤。审计实施方案要贯彻“突出重点”的原则,要结合审前调查掌握的重要环节、重要问题线索等内容,制订出详实完善的审计实施步骤,并尽可能完整地罗列出所能采用的审计方法、所能寻找出的突破口,同时还要将重要审计事项的查证过程予以细化,并将责任落实到人,以增强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真正查深查透。
三是合理安排审计项目时间进度和人员分工,确保审计重点。在审计时间紧、人员少的情况下,我们要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切实将优势资源投入到重大项目中,力求审计效能最大化。
三、在审计项目管理上要强化措施,防范风险
(一)审计目标要准确
要坚持成果导向,不能就审计搞审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明确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这个目标的制定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平庸无为。
(二)审计规章制度要健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能够约束干部行为,只有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在规章制度的建设上为我们既要坚持保证程序、依法行政,又要质量优先、提升成果。
(三)审计效能要提高
一是向强化管理要效能,推行项目包干管理,实行严格的限时管理。二是向工作作风要效能,增强项目的灵活性、机动性,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向人员素质要效能,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四是向审计手段要效能,创新方法手段,推动智慧审计的发展。
(四)审计质量要过硬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要坚持成果导向,以能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作为评先选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五)防范措施要落实
要建立项目风险评估机制,对高风险的项目,要重点防范。一是抓好审前预防。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人员、关键岗位的廉政教育和法律教育,牢固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二是加强审中监控。加强内部监督控制,实行调账审计,既减少被审计单位的麻烦,又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审后监督。开展回访调查,重点了解审计人员在被审单位执行廉政纪律情况,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被审计单位的监督。强化问责,发现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及时提醒。发现重大问题,坚决依法依规处理,绝不姑息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