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宣讲十九大:从石库门出发,深入党心民心
上海兴业路76号,一栋矗立于繁华新天地的传统石库门建筑,吸引着无数人的景仰。
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便来到这里,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这在上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也让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热度迅速升高,前来瞻仰参观的党员群众热情空前高涨。
11月1日,中共一大会址参观人数达到4200名左右,和平时的工作日相比涨幅约40%。11月2日,参观热度依旧不减。“现在几乎平均每天都超过5300人,这几个周六都突破了6600人。” 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说。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承担着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使命。新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首次调研,便来到黄浦区五里桥街道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来沪宣讲后,上海迅速成立了由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共56人组成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分赴各区、大口党委中心组进行宣讲,有序开展基层宣讲活动。
如何让宣讲内容真正“入耳、入脑、入心”?音频党课、情景党课、文艺演出……除了传统的理论宣讲,上海正以形式多样的创新宣讲方式,让党课离党员干部群众更近一步。
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 一大会址里上党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什么是初心?什么是我们的使命?报告作出了回答,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1月10日晚,“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音频党课第一讲在一大会址正式开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率先登台,正式拉开了19位专家、连续19天、连续19讲的音频党课大幕。这堂特别又庄重的党课,同样通过无线电波同步直播。
自豪、神圣、难忘……能在中共一大会址上党课,无论是聆听者还是授课者都感到兴奋。“想都不敢想,我可以在这里上党课!”有着七年党龄的青年党员葛女士这样感慨。而来自复旦大学的教师童一明,则特意在胸前佩戴着闪亮的党徽来听党课。“作为一名党员,我非常想听到对十九大报告的权威解读,这可以帮助我们把报告的内容和关键点掌握得更清楚。”童一明告诉记者,在微信上看到音频党课的预告后,自己就决定要来现场听第一讲,以后的18场如果不能到现场也会通过广播在线收听。
“在一大会址讲十九大精神,是一个非常难忘的经历。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起步,经过96年的发展,成就了历史伟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这段历史,让我非常振奋;另一方面,十九大刚刚闭幕,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这种背景下,我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来讲这一课,对我一生来说都是非常值得记忆的。”音频党课第一讲主讲人王公龙教授激动地告诉记者。
“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音频党课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人民网上海频道、SMG东方广播中心和阿基米德FM联合推出,由上海市委党校19位专家教授承担宣讲任务,宣讲内容紧扣十九大报告文本,紧密结合上海基层党建实际,提炼出贯穿宣讲主题的19个“新”。
形式新颖、内容鲜活的音频党课,不仅扩大了受众,还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把党课传播到更多的党员那里去。
根据统计,“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党课第一讲便吸引了超过50万听众收听,直播间内有1300人次参与留言互动。接下来几讲也不断刷新上线人数,其中11月14日的第五讲,逾70万听众收听。截至11月20日,已吸引了超过500万听众。
“学习十九大精神是广大党员群众当前首要的一项政治任务,除了书面学习以外,音频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音频党课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经常学、反复学,十九大报告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只看一遍、学一遍是不够的,要经常学、学反复、反复学。”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副主任朱志良表示,此次五家单位共同整合资源,以优势互补,将上海市委党校精彩的、高品质的党课传送到广大党员的耳朵里,真正做到党课入耳、入脑、入心。
让出租车司机也能听懂 直播党课有挑战
事实上,像“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这样利用音频党课形式来进行理论学习,在上海并非第一次。此前五家单位联合推出的“周四讲习所”早已运作成熟的授课机制,确保了此次“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系列音频党课能够在十九大闭幕不久便迅速推出。
朱志良告诉记者, “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是在9月份启动“周四讲习所”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十九大要求、主题,由上海市委党校老师选出19个宣讲主题,再结合宣讲主题选择宣讲场所。在每一讲场所的选择上,场所所蕴含的政治意义跟宣讲主题力争做到完美结合。
音频党课因其形式新颖、接地气而深受基层党员的欢迎。许多参加过音频直播党课的党员表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接触名师名家的深度授课,而且可以和老师互动,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
“音频党课是一种创新的党课形式,扩大了党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受众面。”作为“周四讲习所”的第一主讲人,同时也是此次“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的压轴主讲人,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表示:“以前广播上面,其他类型的访谈节目很多,但是党的理论、党性教育、党史、党建、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等内容很少,音频党课将每次重要的讲课内容,放在基层党员的活动中心,不仅现场有一些基层党员代表参与,而且平台上有更多的党员参加,将面授和虚拟空间教学相结合。”
然而,音频党课对于授课老师却是极大的挑战。“我是第一次通过音频直播形式讲党课,具有挑战性。”曾峻坦言,我接到这个任务还是挺紧张的,理论知识政治性很强,我们不仅要严格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来把握讲课的内容,而且要考虑到听众个体的需求,在把握课程政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讲的内容生动、活泼,让听众愿意听、听下去、听后有所收获。
“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第一讲的王公龙也发出类似的感慨:“音频形式很好,但直播形式的确对老师的挑战性很大,我是花了比平常更多的功夫准备,注意把十九大的精神原汁原味、清清楚楚、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地讲清楚、讲好。我就想一个问题,怎样让出租车司机也能听懂。”
虽然直播授课具有挑战,但党校的老师们很愿意接受这份挑战。曾峻说:“我们要不断地创新党课形式,提高讲课艺术性,把握听众需求,与时俱进地上好党课。”
自编自演再现历史 情景党课探索新思路
除了通过无线电波来传播党的理论、知识,在创新党课的路上,上海一直在探索。
11月6日,同样在中共一大会址,这里开讲的一堂情景党课让记者记忆犹新。“叮……叮……”当天,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为“忠诚与信仰”情景党课按下了上课铃。
在“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展区,一位身着长袍、带着椭圆眼镜、留着八字胡的中年人正模仿李大钊同志,激情洋溢发表演讲——“李大钊”振聋发聩的呼喊,让观众“穿越”回1918年11月的北京天安门前。
这是由解放日报社、东方广播中心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联合主办,由三家单位的记者、编辑和讲解员担任主讲的情景党课的第一幕。
这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党课,同时也是一次精神洗礼。一幅幅党史画卷从这里铺陈开来,翻开上世纪20年代的那段峥嵘岁月,七个场景引领观众一同追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开启的伟大征程,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李大钊的扮演者、上海新闻广播副总监袁林辉说:“作为一名广播主持人,偶尔也会演戏,但在这里演最不一样。因为这里是党的诞生地,是实景表演,空间里的展品通过演员的演绎变成了一个个可以感知的、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场景,大家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参加了首堂情景党课后,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战士殷一腾说,以前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都是自己看展品听讲解,对展品背后的故事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而今天的情景党课却通过很生动的方式把这段历史表演出来,“这样的党课入耳、入脑、入心”。
“在一大会址通过情景重现的方式去回溯党的历史,让我觉得很亲切,又很振奋。96年前在这幢石库门里参加一大的代表都那么年轻,他们眼里的坚毅、胸中的热忱让我感动。作为一名90后党员,不能忘记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参与情景党课的解放日报记者吴桐深有感触。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表示,演员演绎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在那个年代对政党的思考、对中国的思考以及对中国未来的思考。情景再现的方式,比讲台上讲党课要生动、形象得多,为青年党员进行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探索出一条新思路。
“百强支部”强根铸魂有秘笈 落实精神在岗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并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如何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上海市经信系统近期确定命名的104个“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党支部建设示范点”,用各具特色的工作“秘笈”交出了闪亮的答卷。
上海,作为国资国企重镇,在沪央企成为全市生产总值和税收增长的主力军,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在沪央企党员干部们的组织之家,上海市经信系统各级党组织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基层支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为上海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0月31日,十九大代表、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焊接班班长罗开峰,在返沪参加上海市经信系统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时,就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谈了自身感受。
罗开峰所在的中核五公司核岛主系统安装分公司党支部就是刚刚被命名挂牌的104个“示范点”之一,他们的党支部建设秘笈就是“惟专惟精 匠人匠心”。
出身农民家庭的罗开峰,在主系统焊接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如果把一座核电站看成一个人,那么一回路运输核反应裂变后热能的主管道就是人体的“大动脉”,而罗开峰就是相当于一位医师,他用手中的焊枪将主管道完美地缝合在一起,被外界誉为“先锋焊匠”
在工作中,罗开峰是一名优秀的焊接技师,而在他自己的心中,他不是儿子的好父亲,也不是妻子的好丈夫,更不是父母的好儿子。他的青春都奉献给了中国核电事业,回家的时间屈指可数。
他根本没多少时间陪自己的家人逛公园或是一起到哪里去游玩,也无暇照顾儿子的学习,儿子高考,他能做的努力就是在回公司前,抽1个小时送儿子进入考场,然后一步一回头地离开;妻子累了,他不在;父母病了,他也不在……在的只是一颗想在旁边又不得不离开的心。曾经有同事问他,“以你的经验与技术,完全可以在家附近找一个轻松的工作,陪着家人”,他的回答只有“这里更需要我”。
尽管十九大已经闭幕,但在罗开峰看来,学习不能停止。接下来,他将好好发展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保持工匠初心继续钻研,同时发扬“传帮带”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焊接人才。
而像罗开峰这样的党员先锋,在上海经信系统还有很多很多。一块块“党支部建设示范点”的牌匾,不仅仅代表了一份闪光的荣誉,更凝聚了基层党组织长期实践得来的好经验、好做法;一个个“秘笈”,也如同一间间各具特色的“样板房”,让更多的基层党支部在对标中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差距。
正如十九大代表、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书记陆晓春所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巡礼展示活动,上海市经信系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党建成果,使更多基层党支部学有目标、建有示范,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党支部建设规范化水平树立了标杆、榜样。”
如今,在上海,像经信系统一样,政府机关、社区街道、企业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讲活动已蔚然成风。目前,上海已有基层宣讲团队303支,基层宣讲志愿者约4200名,持续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除了理论宣讲,上海还尝试用文艺方式展开宣讲活动,编排创作了交响合唱《启航》,举办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和诗歌朗诵会等一大批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进剧院,入社区,把十九大精神播撒在基层干部群众心间。(王文娟 轩召强)
编辑:李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