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农民办"家庭展览馆" 40平房间贴千幅展品
26.05.2015 15:53
本文来源: 半岛网
来源: s.news.bandao.cn
家庭展览馆里,朱国心讲述人物照片的故事。
人过60岁,便会被冠上“老年人”的头衔,是该养花弄草怡情养性,还是该含饴弄孙共享天伦?在莒南县坊前镇朱家洼子村,72岁的朱国心老人用自己的双手办起了一间家庭展览馆,谱写了一曲别样风采的“夕阳红”。
自幼喜欢读书看报 展览来自常年积累
走进朱国心的“家庭展览馆”,只见四面墙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上千副图片、字画。40平方米的展览馆里,西墙和北墙上是井冈山、延安、西柏坡、沂蒙精神的剪报、照片,东墙和南墙上是动植物环保画,每幅图片都配上了手写的说明。展览馆中间的置物架上,分门别类地放置着红色藏品、先进工作者、名人字画等剪报册。馆里的一切,全来自朱国心一笔一划、一张一篇的积累。
朱国心自幼喜欢读书看报,从1961年在村里担任会计时,养成了做剪报的习惯,报纸上有特殊的照片、字画等,他都一一收藏下来,《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经他手剪的报纸多达5000张。
随着积攒,剪报的人物照片已达4000张,朱国心兴起了万人照片收藏的念头。十里八乡的很多热心人都支持他,一位不知名的老人送来了1955年桑庄区委(现坊前镇)委员的合影,味精厂的工人送来了全国味精会议的合影……现在,他收藏的照片涉及人物达14000人,其中有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有各行各业的模范人物,也有勤劳致富的平民百姓。这些照片被朱国心制作成照片集,并精心用红纸包上封面,用毛笔写好类别。
记录500年村史 手绘500种动植物
1999年从村支部书记位上退下来后,出于对历史和家乡的热爱,朱国心开始着手修村史。白天走街串巷地搜集图文照片等资料,晚上再一条一条地整理到笔记本上。2002年,一部长达12万字的朱家洼子村史手稿终于完成,详细地记录了朱家洼子从明末建村至今500年间的大事记、村风民俗、名人事迹等内容。
写村史期间,朱国心还参加了县里的老年大学,学习了两年绘画。写好了村史,朱国心也没闲下来。2003年,朱国心到女儿承包的苗圃里帮忙,成天和花草树木打交道,他发现曾经漫山遍野的蚂蚱、青蛙、荠菜等动植物,如今越来越少。
朱国心就想把这些动植物都画下来,已经灭亡的用三道红线标明,濒临灭亡的两道红线,大量减少的一道红线,让大家伙提高环保意识。担心自己画得不好,朱国心总是先照着剪报上关于绘画的内容和字画,在报纸上一遍遍练习好,再正式往宣纸上画。
4年的时间里,不知画烂了多少报纸,包括庄稼果蔬、飞鸟鱼虫等500种动植物,在朱国心的笔下一幅幅成型,组成了朱国心引以为豪的“乡野生态图”。
用质朴的形式 为乡村增添文化气息
为了不让这些“宝贝”成为束之高阁的摆设,今年朱国心在村里租了间平房开始筹备家庭展览馆,将这些照片、村史等送到乡亲们面前。
要办起展览馆并不容易,朱国心每月收入仅靠260元的养老金,而每年房租就要3000元。原本他想把剪报都拍成照片放大,再配上印刷的文字说明,苦于成本太高只能作罢。于是他就以墙为展板,以桌凳为展架,将照片字画先贴在1开大的白纸上,一一用毛笔配上文字说明,再贴到墙上,尽量将成本降到最低。
所以,这间展览馆虽然不“高大上”,却十分质朴。目前,展览馆包括4个部分,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展示、沂蒙精神展示、500种动植物画作环保展示及朱家洼子村史和朱氏族谱。
用自己的质朴方式,朱国心为新农村建设增添着文化气息。他说:“虽然俺一把年纪了,但通过展览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党的发展历程,了解沂蒙儿女的革命激情,了解动植物的生存现状,了解村庄的变迁,也算中了点用。”
通讯员 孙烨 记者 崔洪英
[编辑: 李敏娜]
本文来源: 半岛网
26.05.2015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