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农业发展及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19.09.2014  18:14

  近年来,寿光市紧紧围绕潍坊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创新的工作部署,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生态和安全农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实施“品牌提升”计划,健全六大体系,强化三项保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突破。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市、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等称号。

   六大体系:

  一是培育种苗产业体系。依托省部共建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和中荷共建蔬菜示范园两大平台,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种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建设了国家现代蔬菜种业、蔬菜分子育种实验室、蔬菜种权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其中,集中承接育种研发单位入驻的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规划总占地面积700亩,一期138亩工程已开工建设,中国农科院、国家蔬菜工程技术中心等6家单位入驻。同时,成功举办了中国(寿光)设施蔬菜品种展,集中展示了300多家育种机构和企业的3100多个品种。目前,寿光市通过省级审定鉴定的蔬菜新品种达到41个,从事蔬菜育苗的企业发展到200多家、种子经营业户达429家,年育苗能力达14亿株,全市90%的菜农由购种改为买苗。寿光们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培育6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全力打造中国蔬菜种业硅谷。

  二是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标准化生产推广中的示范引导作用,着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并针对蔬菜主栽品种制定生产标准,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准规程生产,力求探索完整可复制的设施蔬菜行业“寿光服务模式”。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10家,其中国家、省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和15家,农民合作社1400多家、家庭农场783家,带动全市建设规模蔬菜园区137处, “三品”农产品发展到552个,80%的园区蔬菜以品牌的形式进驻北京、上海、青岛等20多个大中城市。

  三是建设产地环境改良体系。针对土壤板结、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现象,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15万亩,实现了镇街区全覆盖;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达到9万亩。从今年开始,寿光们设立专项资金,重点实施设施蔬菜沃土工程、根结线虫病防治工程和绿色植保工程。其中设施蔬菜沃土工程,市财政每年拿出800万元,连续实施七年,每年推广微生物有机肥土壤改良技术5万亩,力争到2020年,全市设施蔬菜土壤有机质提高到1.8%以上;根结线虫病防治工程,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每年推广专业防治根结线虫的高效低毒农药及技术1.5万亩,力争到2020年设施蔬菜根结线虫控制面积达到80%以上,构建起肥沃、安全的蔬菜产地环境。目前,这两项工程都已完成招标工作,沃土工程即将进入动员推广阶段,根结线虫病工程正委托第三方技术专家对19家报名企业产品进行试验,下步将由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开展招标工作。

  四是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围绕蔬菜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安全监管网络,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市农安办统筹调度、镇街区属地管理和村级联防联治的工作格局。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资200多万元为15处镇街区检测室配备了检测设备和流动检测车,统一招聘24名专职检测员派驻到蔬菜生产重点镇开展检测工作,各蔬菜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企业及各大超市规划建设了蔬菜质量速测室。制定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公安、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职责,构建联动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形成监管合力。创新实施农业投入品登记备案准入制度,对4700多种农药产品、2200多种肥料产品进行了登记备案,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是创建蔬菜市场追溯体系。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溯。今年,寿光市以蔬菜产业为试点,探索实施了全域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项目,依托全市800多个农村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公司、合作社),利用二维码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农户、蔬菜产品、蔬菜流向全部纳入追溯范围,实行辖区内蔬菜质量追溯。目前,已在洛城街道开展了试点工作,试点结束后,再在全市铺开。届时将实现蔬菜产品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

  六是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针对大棚蔬菜垃圾造成全市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寿光们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采取环卫免费运送、政府资金补贴等方式,先后建设了玉皇庙沼肥能源站、华源秸秆利用等8个大棚垃圾处理项目,通过沼气、有机肥、生物质燃料三种处理模式,实现了大棚垃圾的循环利用,科学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有效解决蔬菜废弃物后处理问题。其中,领航生物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沼气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批复建设的大型项目,主要建设5000立方米大型发酵池两处,有机肥加工车间1座。项目达产后,年可处理蔬菜秸秆废弃物5万吨,产生有机肥2.5万吨。同时,寿光们组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全部配套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加快畜禽粪便肥料化、能源化进程,不断提高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加快推进病死畜禽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目标。

   三大保障:

  一是资金保障。加强财政资金投入,对科技型蔬菜项目,市财政统一配套水、电及主干道路等基础设施,园区地面附着物拆迁、青苗补偿由财政和企业各承担50%。去年以来,市财政投入6100万元,用于羊青路生态农业走廊主干道路的改造提升,金百利、鲁盛、新世纪等科技园区和国家蔬菜种业基地研发中心等规划、折迁及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金融资金投入,制定出台了《寿光市涉农及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保险公司与银行风险共担的担保机制,协调金融机构每年拿出10亿元资金用于涉农企业贷款,市财政预留1500万元引导银行、保险公司及贷款单位联合组建农业贷款保险资金蓄水池,推动银行、保险公司联合开展农业保险贷款。目前已有新世纪、燎原等10多家企业和合作社获得了5000多万元的保险贷款。同时,鼓励引导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大户投资建设农业园区。目前,全市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社会资金达到30多亿元。

  二是人才保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蔬菜种业发展政策》、《关于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双百计划”的实施意见》,对蔬菜育种人才和科研项目,从财政、金融、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对蔬菜产业高层次人才设专项编制,实行“按人控编,减人减编”,将人员安排在研发型企业工作,确保高科技人才能够引进来、留得下、用得上。去年,寿光市农业领域引进三位专家入选潍坊市高层次创新人才,四位入选寿光市高层次创新人才,分别获得100万元、30万元的项目支持基金。

  三是技术保障。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省农科院、山东农大等46家省以上科研单位和院校进行合作,开展蔬菜育种、栽培、植保、设施等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了水肥一体化、沼气综合利用、臭氧抑菌等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000多个新品种和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生物组培等30多种种植新模式,目前农业先进技术和高科技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5%和98%,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建设了仓圣网等3个综合农产品电商平台,全市涉农电子商务企业达120家,整体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为现代农业向高端跨越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