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小学德育:站在学生视角 走进学生心灵

23.06.2016  17:30
  中小学德育工作应该如何做?如何优化德育环境、改进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到山东进行了采访。

  课程育人

  “传道”“授业解惑”相统一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的终极追求,但现实并不尽如人意。这一点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深有感触。采访时,她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06年12月,广文中学举办首届艺术节,学校从数百号学生中选了两男两女做主持,结果就在最后排练时,一个男孩被他妈妈拉下了舞台。这位妈妈临走前留下一句话:“主持能让我的孩子上高中吗?”不得已,首届艺术节主持人三女一男。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坦言,学生德育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内容抽象化,与学生生活实际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学科的主渠道作用,相对淡化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重视德育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其实我们的每一学科都多多少少承担着德育功能,但过于碎片化。”潍坊市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校长臧秀霞在教学一线感触颇深,语文、数学等学科教育首先要落在对“”的教育上,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技能的教学,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将德育有机融入“学科”系统之中,以达“传道”和“授业解惑”相统一的目标。

  在潍坊市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一门将正确处理“我与我、我与自然、我与他人社会”三大关系作为目标的课程受到学生欢迎,这包含了悦纳自己、尊重自然、理解他人、服务社会的德育教育目标。

  “例如,在‘家庭’这一探究单元中,‘全家福’介绍,是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家庭成员资料表’则用表格形式调查家庭成员爱好等,并用数学统计图进行统计。在学习了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孩子们关心父母的意识;‘家风家规’活动,则让家长们也参与到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制定家风家规。” 臧秀霞说,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让学生们从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态度和能力,才能做好德育工作。

  文化育人

  用国学经典陶冶情操

  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对于立德树人来讲,越来越重要。在采访中,一些教师坦言,不解其意的填鸭式强灌只能给孩子带来“成长的烦恼”。

  “防止填鸭式灌输,要站在学生视角谋划,做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局长张萍说,作为教育部《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试验区,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利用课题组实验教材和山东省地方教材《传统文化》开展经典诵读,各学校从课堂的学习活动入手,采取诵读化、故事化、情景化、生活化“四化”教学理念,建立以诵读为主线,组建读、思、悟、练的活动流程,努力实现国学经典“化文为声,化理为辩,化事为境,化古为今”的教学构建,为国学经典教学摆脱了苦涩型讲解和囫囵吞枣式背诵等简单教学模式。

  研习传统文化,不能单纯重视掌握一门技艺,更要注重诚实、自信、爱心、尊重、责任等基本生活价值的培养。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将国学经典镌刻到学生的心里。“走心”的经典诵读,已经感受到学国学经典给学生品德养成带来的变化。一年前的“六一”儿童节,制锦市街小学每个班的孩子都穿了各式各样的漂亮衣服。唯独四年级(3)班出场让人感到意外——全班没有华丽的服饰,即使天气炎热,大家也都穿着校服裤装。原来,班里有位同学得了脉管炎,腿上非常难看,一年四季都会穿着长长的裤子。这次演出,大家都自发陪这位同学一起着装。这种同进退的大爱精神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更是自主式国学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财富。

  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让经典内化于心——制锦市街小学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时时不忘以经典自省,用经典对照自己的言行,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经典。二年级(2)班的杨晓菲老师课间时,想请一名学生帮忙,可是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及时回应。这时,该班学生陈思旭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老师叫我们应该及时回应。”“学生们在生活中理解了国学经典的意义,并能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了。”该学校校长吕丽丽说。

  实践育人

  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在一些地方,德育存在着“5+2=0”的现象,其中的“5”是指学生每周五天在学校接受正面教育,“2”是学生双休日回到家庭、社会后接触到的消极负面影响,“0”则是指教育效果。“5+2=0”意味着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正面教育与在家庭、社会上的消极、负面影响互相抵消,教育效果为零。

  “‘5+2=0’源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现实生活的严重脱节。” 潍坊市高新区清平小学校长武际金说,学校与家庭之间教育没有“同频共振”,导致德育工作低效化。

  德育工作,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据潍坊市副市长王桂英介绍,为让百万家庭教子有方,潍坊推进“亲子共成长工程”,全市中小学设立1200余所家长学校,每名家长每年接受4次8课时的系统学习。还建立起家庭教育专家库、教研员、讲师团等8支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将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联系起来。比如,在清平小学,一群农村父母坚持100天的近200万字亲子成长日记,一群农村妈妈捧起书开始了亲子共读,一群农村家长坚持聆听了30多节家庭教育专家课程,一群志愿者将家庭教育课堂送到了村委、社区……德育工作好做了,效果也好了。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德育工作不是上课上出来的,应该是实践出来的。“德育方法重灌输,轻体验,单纯的思想教育工作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决学生身心存在的问题。”臧秀霞说,德育教学,往往把德育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求他们掌握字面的知识,并且将其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当做衡量学生的标准。这就使学生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自己要接受的德育仅限于书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是德育工作成功的表现,要让孩子们真正从知到行,知行合一,而不是学一套,做一套。”一位教德育课程的教师如是说,唯有在体验中,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德育素养。“课堂上学习了红灯停,绿灯行,但是在路上不遵守,白学!

  目前,山东对中小学生实践活动进行了系列化设计,归纳了12个类型的活动形式,强化实践活动在学校德育方面的重要载体作用,发挥实践活动在拓展空间、创新方法、丰富内容、提高实效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本报记者 潘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