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近日出台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
2014年8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河南省财政厅、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制定的《河南省小型微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豫政办〔2014〕118号)(以下简称为《办法》),《办法》于同日正式实施。小微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的设立旨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带动更多金融资金支持我省小微企业发展,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一、出台《办法》的背景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省小微企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运行、稳中增长态势,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截至2014年6月底,全省共有中小微企业41.53万家(其中小微企业39.8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0%以上,从业人数1203.35万人,中小微企业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出口、70%以上的科技创新、80%以上的新增就业。小微企业已成为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促进科技创新最活跃的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我省小微企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发展不充分问题明显。全国每千人拥有中小微企业数约8.4家,而我省每千人拥有中小微企业数为3.9家,不足全国平均数的一半。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型、资源型和初加工企业多,专精特新企业少,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比重低;创新能力弱,人才匮乏,产业小而散、集而不群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三是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玻璃门”和“弹簧门”现象仍然存在。四是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三高三难:多数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用钱是高利贷,用工是高成本,用料是高价格;融资难、招工难、用地难的问题仍比较普遍,等等。
省委省政府对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受到广大小微企业普遍欢迎。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为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以来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对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报经省政府同意,设立了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目前规模是8亿元。为规范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我们专门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经省政府批准后正式实施。
二、《办法》的主要内容
设立省级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和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引导市县设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资金支持对象包括两类:一是我省境内各类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二是设立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的省辖市、有关县(市)。
资金的申报条件是:一是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完成“两个不低于”目标(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的均可组织申报;二是对省辖市、有关县(市)设立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的奖励,由省辖市、有关县(市)财政部门组织申报。
资金的补偿标准和范围:一是对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上年度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基数,本年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增量部分,按不高于0.5%的比例给予补偿奖励;二是对设立风险补偿资金的省辖市、有关县(市),按照设立到位资金规模总量不高于30%给予一次性奖励,当年比上一年度增量部分按同比例给予奖励。
三、《办法》的主要特点
本《办法》的主要特点是“一个原则两个着力点”。一个原则就是“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管理、注重绩效”。
两个着力点:一是通过集中对省级银行机构的风险补偿,激励银行机构增加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对省内各类银行机构按其实际发放的小微企业信贷增量给予风险补偿奖励,增量大多得,没有增量不得。同时,银监部门对小微企业贷款有统一的统计口径,政策公平、透明,操作简便可控。这一办法有利于更好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银行机构积极性,不断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二是通过对市县设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的奖励,激励更多的市县政府设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同时鼓励各省辖市、有关县(市)设立的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开展企业贷款“过桥”业务,以及支持担保公司开展担保和再担保业务,形成上下联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工作机制。
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是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创新性举措。省财政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扎实落实好这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带动更多金融资金支持我省小微企业发展,为广大小微企业更好地服务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