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24小时》题材遇冷 田沁鑫进行到底
05.05.2015 13:33
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4月24日,导演田沁鑫[微博]带领一群年轻人排练话剧《英雄24小时》。与最初田沁鑫遇到的窘境相同,排练已经过半,但听到这个题材时,嗤之以鼻的居多,感兴趣的寥寥。就连田沁鑫的宣传总监都对这个项目直挠头,声称没法宣传。从来没在票房上失过手的田沁鑫可能因为这部作品遭遇自己的滑铁卢,但是也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让田沁鑫在态度上如此强硬。田沁鑫表示,这个作品赔钱也要做,不光是为了“雪耻”,更为了寻找人生的答案。她说:“我慢慢发现,英雄离我并不远,因为它关乎信仰,关乎理想。”
为了少数人也要排英雄戏 说起《英雄24小时》的创作,田沁鑫称来自于她亲身经历的事情。田沁鑫介绍,前不久她与美国百老汇合作一个项目,田沁鑫的创意团队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英雄的故事,被美国人以“中国人缺乏英雄概念”而驳回。对于美国人的看法,田沁鑫坚决否认,并在短时间内收集中国英雄资料,由此萌发了排演《英雄24小时》的念头。 但是令田沁鑫颇为尴尬的是,当田沁鑫把自己曾经被问的问题摆在团队里的年轻人中间时,再次遭到了质疑。“你能准确地说出你心目中的一个中国英雄吗?”大部分90后的团队成员给田沁鑫泼了冷水,告诉她这是一个“OUT”的题材,没有人会感兴趣,并且通过街头调查证明这是一个没有人会愿意走进剧场来欣赏的题材。 从最初的愤怒到之后的失望,田沁鑫陷入了沉思。痛定思痛,田沁鑫认为,这个戏一定要做,而且必须要带着这些“不信”的年轻人做。她说:“我们的孩子深深地崇拜好莱坞电影里的英雄,甚至都融入了自己的血液,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是生活中,英雄跟我们的孩子没有关系。他们不愿意经历苦难,老太太摔倒了不敢扶,难道这不是我们文化的漏洞吗?戏剧应该是有文化态度的引领者,它是活人与活人之间交流的场景。我看到了那么多人不信,甚至有90%的人不信,但是我不甘心,只为了10%或者更少的人我也要做这么一个戏,因为在我的心中,戏剧是伟大的,戏剧能够承担这样一个理想主义的题材。” 这也是排给自己的戏 在这个作品中,田沁鑫给自己的定位是监制,她没有用导演的意图要求年轻团队完成她的想法,她更愿意看到这群“不信”的年轻人自己完成从“不信”到“信”的过程,而她则每天坐在排练场里看着这群年轻人的变化,也慢慢地发现自己内心的变化。 田沁鑫说:“最开始想排这个戏只是出于一个戏剧工作者的责任,但随着自己与这群年轻人每天关于英雄的讨论,慢慢发现这是一个排给自己的戏。”田沁鑫说:“其实我发现,英雄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我自己也希望来排一个戏寻找答案,但是我慢慢发现,英雄离我并不远,因为它关乎信仰,关乎理想。前一段时间,我自己也经历了特别痛苦的时期,我不知道我活着的人生意义在哪里。我想到利,如果我很有钱,满屋子都是钱,我会开心吗?我觉得不会。我又想到名,有名到我走到哪儿别人都能认出我来,我满意吗?我觉得也不会满意,所以我不知道我应该靠什么走下去。一想到物质层面,我就觉得太没有意思了。” 田沁鑫说:“我29岁时排话剧出了名,接着我排了很多的戏,市场也开始张开血盆大口侵吞我。我在这个泥潭里越陷越深,我自认为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是却被物质层面的东西羁绊住了,所剩越来越少,所以我也很迷茫,甚至觉得自己也变成了物质的一员,但是我发现我并不快乐。” 田沁鑫说:“排这个戏,我再一次被理想、信仰的力量所打动。我不觉得英雄离我们很远,如果我们连生自己、养自己的民族都不了解,连谁是我们的英雄都说不出来,这说明我们产生了多少文化漏洞。其实对于名利的追求是有尽头的,但是理想和信仰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动力。在这个戏中,我们对于英雄有一个标准,英雄就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人。当然我们也能够从凡人小事中寻找到正能量,但是这个戏我不愿意那么做,因为这样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的戏太少了,我想为观众做一个。说到底,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戏。”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05.05.2015 13:33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习近平总书记半个月内三次强调“决不能前功尽弃”,有什么深意?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