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5年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意见
济南市2015年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意见
根据分析预测,小麦中后期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00万亩次,穗期蚜虫大发生,白粉病在稻茬麦或密植田偏重发生,赤霉病部分地块具有中度流行风险,小麦条锈病有可能出现局部发病中心,小麦吸浆虫在小范围地块有可能继续危害。为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危害,将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实现虫口夺粮,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点防控小麦蚜虫、白粉病,继续防治小麦红蜘蛛和小麦纹枯病,严密监控赤霉病、条锈病,局部地区注意监控小麦吸浆虫,防治处置率9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32%以上,高产创建示范片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力争达100%,防治效果9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采取绿色防控与配套技术相结合,应急处置与持续治理相结合,专业化防治与群众联防相结合的防控策略,注重安全用药,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安全。
三、主要技术措施
1.小麦赤霉病。把握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主动用药预防,遏制病害流行。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2天以上,应于小麦扬花初期主动喷药预防,要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对高感品种,首次施药时间提前至破口抽穗期。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烯肟·多菌灵、戊唑醇、咪鲜胺、多菌灵等,要用足药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对多菌灵产生高水平抗性地区,应停止使用多菌灵等苯丙咪唑类药剂,以保证防治效果;也可结合其他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实行兼治。
2.小麦条锈病。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腈菌唑、丙环唑等。
3.小麦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病叶率达到10%或病情指数达到1以上)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等,一般喷药1-2次。
4.小麦吸浆虫。重点抓好成虫羽化初期喷药防治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减少成虫产卵数量,控制危害。在小麦抽穗期,每10复网次有成虫25头以上,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头以上成虫时,立即选用有机磷类、菊酯类等农药喷雾防治。重发区要连续用药2次,间隔3天,消灭成虫于产卵之前。
6.小麦穗期蚜虫。当田间百株蚜量达800头(百穗蚜500头)以上,益害比低于1∶150时,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小麦穗期病虫害混合发生时,及时开展“一喷三防”,即杀虫剂、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等各计各量,混合喷洒。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7.麦蜘蛛。防治时期延伸到穗期,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200头以上时,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四、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一)“带药侦察、早春预防”技术。针对条锈病,由专业化防治组织实施带药侦查,采取“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的策略,控制病情扩散蔓延;对麦蚜等要统一指挥、统一时间、统一防治,坚决控制危害。
(二)关键季节气传病害预防技术。针对赤霉病,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形势,对于温湿度天气条件或局部小气候适宜流行的地区和地块,抓住小麦抽穗扬花初期,组织专业化防治组织统一喷药预防。
(三)“一喷三防”技术。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赤霉病、条锈病、麦蚜、吸浆虫等多种病虫交织发生危害的关键期,选用适合的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合理混用,既可防病治虫,防早衰,又可抵御“干热风”等自然灾害,达到“一喷三防”、省工节本和增产保产的目的。
五、大力开展植保航空和机械化防控技术
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控时效性强、质量要求高,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植保航空和机械化防控技术,切实提高专业化防治和统防统治的防治效率和效果。要充分利用“一喷三防”项目物资,发挥我市供销社系统动力伞、飞防公司直升飞机、专业化防治组织大型植保机械物资装备,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和植保部门的业务技能和组织化融合等优势,进行大规模统防统治,保证“一喷三防”在较短时间内,保质保量、不留死角落实到全市每一块麦田,确保小麦“一喷三防”项目发挥最大作用。通过小麦“一喷三防”项目,开展大面积开展统防统治作业,努力做到统一组织、统一药剂、统一时间开展大面积防治,降低防治周期,提高防治效率,努力使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确保今年我市小麦丰产丰收。
来源: 济南市植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