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收购结束 后期市场政策主导

15.10.2014  11:42

  2014年主产区夏季粮油旺季收购基本结束。截至9月30日,河南、山东等11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小麦736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913万吨。随着小麦收购的结束,各地托市小麦拍卖也将陆续开始。这也意味着小麦市场的采购、销售将进入政策主导市场。

  从往年惯例来看,国内小麦市场素有“金九银十”的通俗说法,市场价格也多会在此段时间出现阶段性走高。今年政策性小麦收购量较大,为去年同期收购量的3倍,这也将加快市场流通小麦的减少,政策主导更强。

  政策主导主要体现在为两个方面:一是2015年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二是拍卖底价和数量的影响。

  一、最低收购价格提高的影响

  按照往年惯例,最低收购价将在小麦播种初期即国庆过后公布,虽然价格继续上调已成为市场共识,但是调价幅度依然是未解之谜。

 预计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提高0.08元/公斤,至2.44元/公斤,提高幅度将处于近几年较低水平。

  首先,近年来小麦价格维持较高水平,面粉企业加工成本上涨,但面粉价格没有明显涨幅,企业利润越来越薄。因此若仍大幅提高水稻价格,则面粉企业难以生存。

  其次,“最低收购价”政策已成为近年来国家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此背景下,大豆、棉花等经济作物已开始转向市场化,因此主粮价格大幅提高收购价格不符合当前改革政策背景。

  从近两年市场反应来看,托市价格提高对短期内的小麦市场影响相对有限,但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使市场的底部空间再次拉升,政策导向效应明显,市场购销双方对中后期小麦价格看涨预期增强。

  二、拍卖底价和数量的影响

  目前2013年临储小麦的拍卖底价为2360元/吨,与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相同。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2014年新麦收购价格加上相关收购、存储等费用,实际费用要高于当前的拍卖底价,拍卖底价上调是必然。预计拍卖底价的上调幅度在0.03-0.05元/斤,低于去年的增幅。

  鉴于后期托市小麦拍卖底价将会提高的预期,加工企业为节省采购成本,增加小麦库存的意愿提高,大多在提价之前增加企业库存量,预计后期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成交量将明显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