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迎来需求高峰
国内流通粮源减少,而采购需求提升,使得麦市呈现阶段性供给趋紧状态,后期小麦价格将逐渐上扬。
托市收购挤压效应渐显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8月20日,河南、山东等11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麦679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080万吨,增幅达44%,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收购量已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市场余粮同比大减。另外,截至8月10日,国内托市小麦收购量达2525万吨,仅次于2012年的收购量。今年主产区新麦收购进度是自2006年启动小麦托市收购以来最快的一年。在主产区的全社会收购量中,托市收购占了40%以上。
受收购进度影响,今年新麦上市之后价格迅速走高。截至目前,中储粮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小麦收购平均价格较小麦上市之初上涨40元/吨。近两年市场似乎达成共识:新麦上市之初价格较低,市场各主体备足资金迅速收购。与去年相比,今年非托市收购主体收购较为谨慎,新麦收购价格与托市收购进度关联度明显加强,托市收购进度成为主产区新麦收购价格走势的风向标。目前政策性小麦收购基本结束,在双节来临之际,部分地区由于流通粮源减少出现价格上涨,山东、河南两省领涨。后期,新麦市场将因托市收购数量明显增加步入阶段性供应紧张格局,挤压效应将在小麦需求旺季显现。
下游需求增加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面粉产量从9月开始增加,趋势性较为明显。天气转凉、大中专院校开学,再加上中秋节及国庆节到来,与夏季相比,面粉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进而提振小麦需求,此时麦价容易上涨。
饲料需求方面,在玉米主产区旱情持续发酵的影响下,小麦饲料替代量再次大增。尽管东北临储玉米持续供应华北市场,但玉米供应渠道过于单一制约其有效流通,使得玉米现货价格处于高位。截至8月26日,北方鲅鱼圈港综合指标超标的容重二等玉米平舱价报2610—263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0元/吨,较7月初上涨130元/吨;广东蛇口港同种玉米主流成交价报2710—273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20元/吨,较7月初上涨180元/吨。与7月初相比,玉米价格上涨幅远远高于小麦。截至8月29日,玉米1409合约期价报收于2644元/吨,较8月1日上涨127元/吨,涨幅为5.04%;较7月1日上涨252元/吨,涨幅为10.54%。
7月下旬以来,东北产区旱情持续发展,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偏少六七成。据国家防总通报,受近日降雨影响,西北东部、黄淮西部等地旱情继续缓解,东北大面积降水也有助于产区旱情的缓解,但持续了50天的辽宁旱情仍在发展,局部可能转为夏秋连旱,导致国内玉米最终单产面临不确定局面。
今年北方旱情对国内玉米产量影响的讨论仍在持续,尽管主产区大部分地区旱情已经缓解,但旱情造成玉米减产已是事实。在新玉米上市之前,国内玉米价格或保持高位,小麦在饲料中的替代作用将再次显现。小麦替代比例扩大,进而推升麦价。(作者单位:弘业期货)
(来源:中国粮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