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红副院长出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全国学术研讨会
10月24日,由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山东社科院副院长张少红出席会议并致辞,山东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张伟主持会议开幕式。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女子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50余位学者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与会学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方针与讲好中国故事、“两创”方针与文明交流互鉴、山东省落实“两创”方针的经验与做法等议题深入交流研讨。
张少红在致辞中表示,目前我国文化发展正迎来大变革、大创新、大发展的新时代,这些新变化为文化的繁荣兴盛提供强劲动力,也为社科研究提出新的挑战。她表示,传承弘扬和发展文化事业,必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她提出,首先坚持返本开新、守正创新的原则,把推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培育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推动古代思想文化的优化与再造,在山东打造全国文化道德传播高地。其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围绕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战略,紧跟山东省支持济南创建全国中心城市、青岛打造世界海洋中心城市的部署,借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以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优先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创新业态,打造全国文化创新中心为重点,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张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华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底色和根脉。当今时代,这些优秀人类文化成果依然滋润着当代中国人,以其活态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来源和根基。在曾经的文化辉煌中,它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在中国的文明崛起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它依然要为世界和人类文明做出更多贡献。在此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研究就尤为重要和迫切。此次会议立足于山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实际,立足于山东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究山东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路子,为促进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推动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研究员在《文化价值观的视觉表达与认同路径》的主题发言中认为,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海量的文化资源,需要构建符合现代人接受方式的传播路径和被他者所理解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文化以及包涵在这些文化中的价值观转化为一种影响他者的文化力量。在视觉文化时代,应借助影像语言这种老少咸宜的大众语言,并遵照影像语言的表述逻辑来表达、传递我们的价值观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永斌研究员作《文脉运河相辉映 文旅融合焕新机——以江苏为中心》的主题发言,介绍江苏文脉、大运河两大文化品牌不断壮大和交相辉映的情况。他表示,像江苏文脉、大运河这类巨大文化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发力才能取得成效,文旅融合需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和条件,不能以破坏文化资源和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
兰州大学文学院张同胜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卢衍鹏教授,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学术研究部李金陵主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涂可国研究员,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李然忠研究员、张伟研究员、姜维枫研究员等20余位与会学者分别作主题发言和大会发言。
张伟作会议总结,代表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同仁,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能够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加深交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研究在未来产生更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撰稿/车振华 摄影 / 刘珊珊 编辑/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