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内河水运迎来“黄金机遇”
几十台机械同时作业的万年闸复线船闸建设工地,设备完善、管理现代化的峄州港,东平县内河水运招商引资获得众多企业青睐……近日,记者走访我省内河水运重点建设项目,看到了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内河水运加快发展的一幕幕。
微山湖畔,京杭运河微山一线船闸改建工程已经进入尾声,长230米、宽23米、高14米的巨大钢筋混凝土闸室,取代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已达使用年限的旧船闸,巍然嵌入河道。
“目前,船闸正在进行机电安装施工,10月底通过交工验收投入试运营后,可有效缓解目前微山二线船闸通过能力有限、船只过闸难的局面。”济宁市航道管理处主任辛彦青说。
同时,在临近京杭运河济宁与枣庄交界处的韩庄复线船闸施工现场,数十台机械设备井然有序地施工作业;几十公里外的枣庄万年闸复线船闸年底有望完成船闸闸首、侧壁的浇筑工作。目前,韩庄船闸、万年船闸的通过能力偏低,即使24小时不停运转也难以满足船只过闸需求,建成运营10年来几乎天天满负荷运转。韩庄、万年复线船闸建成后,京杭运河山东段东线将实现全线复线船闸,船只通过能力将增加一倍。此外,济宁、枣庄港航部门正在做微山三线船闸和台儿庄三线船闸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底立项。
“济宁还将重点开展七大港口建设,形成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港口群,力争‘十三五’期间新增吞吐能力5250万吨。”济宁市港航局总工程师高永刚说。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济宁市港航基础设施投入将达187亿元,港口吞吐量实现过亿吨,建成高效畅通的航道网。济宁还将按照“一港一园区”模式,加快发展临港物流中心,形成港口、临港物流园区、城市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而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完工,京杭运河山东段从济宁向北延伸了79公里,最北航点到达了东平县。“目前,工作船已经能够由济宁沿京杭运河北延工程过三道船闸进入东平湖。”泰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处副处长于祥欣介绍,待东平湖内航道建设完工,京杭运河山东段的最北段便可实现通航。
“东平历史上曾是京杭运河的交通枢纽,后因漕运中断而断航。京杭运河北延至东平,对于改善泰安市和东平县的经济结构、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东平县地方海事处处长展宝国表示,东平境内沙石、铁矿石资源非常丰富,每年仅运输量就达400万-600万立方米,加上周边腹地总量高达5500万立方米,水运是其最佳运输方式。规划中的东平彭集作业区距离晋煤外运中南大通道仅有3公里,是最适合发展铁水联运的港口,不久它将成为晋煤外运京杭运河最北段下水点。
过去,社会对于内河水运关注度不够,企业投资的热情不高。在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新形势下,内河水运凭借其成本低、运量大等优势,再次受到社会资本的青睐,新的融资模式与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完善。
位于枣庄境内的内河港口峄州港,设备完善、管理现代,从今年2月试营业到7月底,吞吐量已达256万吨,规模逐渐扩大。
峄州港是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建设运营的。枣庄市峄城区政府选择省属国有企业山东海洋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山东水运公司,同时引进民营企业山东圣润集团开展三方合作,投资建设集港口、仓储、临港加工、港航旅游于一体的峄州港航产业园。“原来以为内河水运难成气候,现在发现这个行业前景非常广阔。”山东峄州港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枣庄薛城港、滕州港等项目也将采取此种模式运作。
在泰安,东平县发展内河水运的优越地理位置和良好前景,也受到了众多国企、央企的青睐,中铁十四局、中建第六工程局等企业纷纷与地方政府对接,希望参与内河港口建设。
据了解,“十三五”是内河水运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我省把发展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与高铁、高速公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同等地位,全省将在京杭运河项目投资220亿元,力争到2020年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350公里,港口吞吐量达2亿吨,全面建成“一干多支、干支直达”的内河航道网络和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内河港口群。(记者 陈明 常青 吴荣欣)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