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四大态势”

05.01.2016  10:19
>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交出的答卷亮眼依旧:2014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达9220家,比上年增加111家;实现销售收入14975亿元,同比增长6.5%;出口额169亿美元,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其中,773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722亿元,占比达45%,骨干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山东省农业厅厅长王金宝坦陈:“近年来,山东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统领,克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均衡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四大态势’,实现了平稳增长。应当说,在经济新常态下,山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深化,为加快全省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均衡发展:行业更多区域更广

  均衡发展是山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大特点。

  产业发展带动企业壮大、企业发展推动产业振兴的良性循环基本形成。分行业看,粮油、果菜、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数量达6600家,实现销售收入1.1万亿元,占总收入的70%;茶叶、中草药、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数量374家,同比增长17%,实现销售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23%。

  全省呈现东中西均衡发展、梯次推进的发展态势。东部4市龙头企业数量达2570家,实现销售收入4650亿元,分别占全省总数的30%和31%;中西部地区6650家,实现销售收入10325亿元,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0%和69%。

  为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均衡发展,2015年,山东省设立了省农牧业产业基金,基金总规模15亿元,首期规模6.5亿元,主要投资山东境内的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及相关产业拟上市或具有高成长性的未上市企业。

  转型发展:向科技和品牌要竞争力

  在位于曹县的银香伟业集团,全国人大代表、集团董事长王银香介绍了公司巴氏鲜奶的生产流程:自建牧场下午六点之后挤奶,挤出后快速冷却到4℃以下。巴氏奶生产线凌晨2点开始加工,到凌晨4点进入派克奶罐,实现存储过程的保质保量。之后,200多辆冷链运输车,第一时间将鲜奶送到销售商和订奶户手里。

  山东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转变经营理念,注重科技、质量、品牌、管理等方面的提升,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2014年,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投入达124亿元,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96个;高新技术企业1371个,占总数的13%。龙头企业建有质检机构的2947家,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3822家,分别占总数的24%和34%。有2232个企业的5647个产品获得“三品”认证,有1182个企业的1833个产品获得省以上名牌或著名(驰名)商标。

  2015年,山东从农业产业化财政资金列支1000万元,实施农产品加工技术服务平台项目。省农业厅和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共同举办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与推广活动暨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济南)交易会,启动了科企对接网络服务平台(丰景网),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科研院校提供技术对接支持。

  创新发展:新型经营模式不断出现

  在昌乐县五图街道庵上湖村,村民以“土地股份合作+现金入股”等形式,成立了华安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又与山东矿机集团合作,按1∶5的比例共同出资600万元,成立了庵上湖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展优质果蔬种植、“互联网+”等形式的品牌销售和采摘观光旅游等。

  这几年,随着农业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加快,为衍生新型经营模式提供了土壤。山东着力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托管经营、土地入股、联合经营等新型经营模式不断出现,推动山东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在山东,“工商资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入股+新型经营主体”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始萌芽。有1800多个工商资本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进入农业,流转土地200多万亩,占全省土地流转总面积的近10%,涉及农户40多万户。全省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到3500多个,入社农户24万户,经营土地178万亩,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和利润分配比例大幅提升。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标准园区等平台上,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出资、相互持股,发展起了多种形式的农业混合所有制经济。

  融合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

  临沂市兰山区绿农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2015年与鲁蒙公司合作,种了500亩“订单葱”。理事长韩学芳说:“企业负责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和收获,咱社员按人家的标准种,企业以高出市场价两毛钱回收。

  鲁蒙公司总经理张金全介绍,公司自己发展种植基地,雇佣农民耕种,效果不好。经过几年的探索,公司认定了“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种植交给合作社,公司专注于强化深加工能力和品牌营销。

  近年来,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各类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连接关系由单纯的带动或依附,逐步转向相互融合、共赢发展。对此,山东推动合作制为主导的产业化经营体制,促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等主体融合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为农民提供订单生产等系列化服务;以资本经营和优势产品为纽带,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

  通过融合发展,山东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与龙头企业建立对接的合作社12292家,其中龙头企业直接领办或创办的1957家,专业批发市场49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基地6488万亩,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全省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超1800万户,户均增收2974元。龙头企业吸纳社会从业人员232万人,成为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重要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