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山东农业科技智库高层论坛在济南举办

15.12.2016  15:43

  中国山东网讯 (记者 马文文 通讯员 王祥峰)近日,首届山东农业科技智库高层论坛在济南举行,论坛主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与实践”。本次论坛由中共山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山东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由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承办。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特聘教授何秀荣、中国人民大学农村与农业发展学院院长唐忠、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东阳,山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郭训成、中共山东省委农工办副主任杨炳平、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秦维强、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兴国,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周林和院长万书波等省直部门单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由周林主持,郭训成致辞。来自全省农业科研一线的专家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唐忠教授从贸易的角度探讨了农业供给侧问题。他说,供给侧问题不能不考虑国际关系,现在中国的农业问题仅从国内的调整看不太容易,需要从贸易的角度看。因为国家主权的存在,使得土地和劳动力这两个要素不能跨国流动。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农产品消费和世界各地农业的生产水平基本趋于一致。交通的改善使得流通费用大大下降,生产成本可能就会决定自由贸易对谁有利。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资源或者土地面积的差异就会左右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而这个差异如果只要不消除国界就无法解决,结果是人均资源量多的国家就会成为农产品净出口的国家。因此,需要在贸易领域采取相对更主动的措施,为国内改革赢得一些空间。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东阳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路径有三个:一是供给品的开发,变成好产品,卖出好产品;二是供给链的构建,把产品增值销售出去,或者把消费者吸引过来,把生产和消费打通;三是供给地的建设,把农村越建越漂亮,把生活的地方、生产的地方、生态的地方统一起来。“我要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就是宜居宜业、安居乐业,就是要把我们的农村变美、农民变富。”

  山东省农科院院长万书波研究员围绕山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作了发言,指出山东省农业各产业比重基本稳定,但内部结构不够合理。他说,全省种植业产值占总产值的50%以上,比重过大,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92.3%,过于单一。畜牧业产值占比为2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中食粮畜禽比重过大,食草畜禽比重偏低,猪肉禽肉产量占比为86.7%,牛羊肉产量占比仅为13.3%。同时,主要农产品自给有余,但部分产品结构性短缺严重,尤其是饲料粮缺口较大,每年需要从外地调入玉米1500万吨、豆粕600万吨以上。他建议改革小麦玉米单一种植模式,探索建立以粮豆轮作、粮油轮作、粮饲轮作为主的耕作制度,推广玉米花生宽幅间作等粮油均衡增产模式。同时,大力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高品质饲草,逐渐建立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并且,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大力推进优质专用安全产品生产,加强对名特优产品的提纯复壮,打造高端农业品牌。

  2016年初以来,山东省农科院开始筹建山东农业科技智库,7月13日智库建设方案通过专家组论证。在功能定位上,山东农业科技智库以“三农”问题研究为核心,突出农业科研特色,重点聚焦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在团队组建方面,打破了单位和学科界限,坚持“融科学”发展理念,整合山东省农科院多学科力量,并从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柔性引进专家学者,初步建成了16人的智库团队。山东农业科技智库坚持问题导向,确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海外农业、农业与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等四个稳定研究方向。

  山东农业科技智库首席专家刘涛研究员表示,下一步通过搭建山东农业经济数据收集分析平台、农业政策分析决策平台和智库研究学术交流平台,力争用3至5年时间,建成省内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特色鲜明的农业科技智库,成为省委、省政府农业重大决策的支撑平台。

作者:马文文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