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675元 2420万人仅7%出省
大众网9月1日讯 近日,山东省人社厅和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联合发布今年二季度《农民工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根据报告,目前山东省农民工有2420万人。截至2016年末,山东省常住人口是9947万人,农民工占总人口的比重是24.3%。如果考虑到山东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2056万,农民工在山东劳动力人口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
山东农民工有多少?收入有没有增加?哪个行业收入最高?根据《报告》,目前,全省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均月收入3675元,同比增长6.4%。其中,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平均收入最高且增速最快,人均月收入为4429元,增长10.3%。
2400万农民工,9成在省内就业
一直以来,山东被认为是“民工大省”,实际上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山东是人口大省,农民工占总人口近1/4,而2420万农民工更占到全国农民工总量的8.6%,但山东却不是农民工输出大省。
有山东媒体梳理了近三年的农民工出省打工数据:2015年,山东出省打工165万人,占当年全省2431万农民的比例是6.7%。2016年,这个数字提高到174万人,占比也有所上升,为7.1%;今年二季度,省外就业的人口160万人,占比下降至6.65%。
全省2420万农民工中,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活动6个月及以上的1433万人,占59.2%;外出农民工约占40.8%。
今年二季度,山东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共987万人,省内就业占外出总数的八成以上。其中,乡外县内就业占39.1%,提高0.5个百分点;县外省内就业的占44.6%。
与同样是农民工大省的河南比较:截至2017年6月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2931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754万人,占59.84%;省外转移1177万人,占40.16%。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地区在省外的是47.5%,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
根据2011年一份关于河南“节后”农民工外出意向调查报告,随机抽取的受访者有超过七成计划到外省务工。2012年,河南省内就业的农民工人数(1268万人)首次超过出省务工人数(1190万人)。从农民工省外就业流向看,超过八成的出省农民工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
河南和山东的农民工总数都在2000万+级别,但前者出省农民工过千万,后者仅百万量级,相比九成留省内的山东,半数出省的河南才是名副其实的农民工输出大省。
为何山东农民工如此“恋家”?除了“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思想影响外,山东本土经济相对发达,GDP增速较高,城镇化进程快,不少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向好,农民工大多在省内本地能够消化。
此外,对不少年轻的农民工来说,外出尤其是出省打工,生活成本高,花在日常衣食住行上的开销涨的甚至比收入快,也是他们宁可“守家守地”的考虑因素。
人均月入3675元:交通运输业收入最高餐饮住宿业收入下降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以往外出农民工从业较多的低端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的从业比重逐步减少,转而流向新兴农业和服务业。
那如今农民工的收入是多少?
以上三张数据图片均来源于山东榜单
根据二季度的监测报告,山东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均月收入3675元,同比增长6.4%。2016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491元,2015年则是3260元,2014年是2998元。从近三年外出农民工月收入来看,在逐年增长的前提下,人均月收入的增速继续放缓。
分行业来看,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平均收入最高且增速最快,人均月收入为4429元,增长10.3%。
其次是从事建筑业的务工人员,人均收入3960元,增加3.5%。
除了住宿和餐饮业务工人员月平均收入有所下降外,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集中的多数行业均保持增长。
从收入增长原因来看,仍主要是受需求推动影响。当前农民工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个别行业和岗位用工紧张现象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民工收入水平提高。
从产业分布看,截至2016年,山东农民工仍以从事第二产业为主,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在逐年提升。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为56%,从事第三产业的为43.8%。从主要行业看,农民工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5.0%;其次是建筑业占18.3%,批发零售业占11.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10.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7.0%,住宿餐饮业占4.8%。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山东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在逐年提高。
图片来源于大众日报
第二季度就业情况,从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人数占比分别是1.3%、59.2%和39.5%。
和全国2016年的农民工相比,从事第二产业农民工比重为52.9%,从事第三产业的46.7%,山东有更高比例的农民工在从事第二产业。比起第三产业,山东的第二产业在吸纳劳动力上更为强劲。
近六成子女随迁就读,留守主要系无人照顾
聊完收入再来看归属感问题。
根据一份山东调查总队对山东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2015年),在全省17市抽选的760个孩子需要上学(小学至高中)的农民工家庭中,平均家庭年收入为6.7万元,有57%的子女随迁就读,42%的子女在家乡就读。子女随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接受更好教育,其次是在家乡无人照顾以及为了家庭团聚。子女不能随迁的主要原因是无人照顾。
随迁子女中90.2%就读于公办学校。不能就读公办学校的主要原因是户口受限。即使进入公办学校仍有门槛,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中,有13.3%的人交了借读费或赞助费,平均每人缴纳2932元。
而根据另一份对北京、河南和山东三地打工的农民工的社会排斥水平调查问卷(2014年),对当前城市生活状况感到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山东地区仅28%,低于接受调查的北京和河南农民工。而在打工城市定居意愿最强烈的是山东地区,希望留下来的占比高达48.8%。
从全国的调查情况看,2016年,在进城农民工中,租房居住的农民工占62.4%,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购房的农民工占17.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想要靠勤劳致富留城,还需继续奋斗。
关注·重磅新闻
人社部定下这件大事 事关2.8亿农民工的生计
人社部近期印发《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要求以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为重点,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被欠薪农民工比重逐年下降,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
薪水关乎2.8亿农民工的生计,而欠薪问题有望在三年内解决!这里面还有哪些给力的干货?快一起来看看吧!
人社部: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社部办公厅近期印发《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下简称计划),要求进一步畅通农民工欠薪举报投诉渠道,对举报投诉和检查中发现的欠薪问题,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在法定期限内快办快结,做到欠薪案件限时清零。
计划指出,要以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为重点,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健全源头预防、动态监管、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用三年左右时间,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实现被欠薪农民工比重逐年下降,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
十大举措力保农民工钱袋子
(一)全面推行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 督促用人单位与招用的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职工名册。2017年底前,实名制管理覆盖40%以上在建工程项目,2018年底前覆盖率达到70%,到2019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落实按月足额支付工资规定。 到2017年底,执行按月足额支付工资规定覆盖80%以上在建工程项目,2018年底前覆盖率达到90%,到2019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完善工资支付监控机制。 对出现工资支付困难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以及涉及化解过剩产能的企业,实行重点监控,积极探索建立欠薪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欠薪隐患。
(四)落实工资保证金制度。 推行银行保函等第三方担保制度,规范工资保证金收缴、使用、退还办法,实现及时收缴,按时退回。
(五)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农民工工资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应在银行建立工资专户,专门用于发放农民工工资。
(六)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进一步畅通农民工欠薪举报投诉渠道,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省级联动处理机制。
(七)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作用。 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努力将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
(八)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的信用惩戒力度。 进一步加强与有关主管部门对欠薪问题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2017年底前,制定严重欠薪联合惩戒部门合作备忘录,制定并组织实施欠薪企业“黑名单”制度。
(九)开展治欠保支法律援助和普法宣传。 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在农民工集聚地和仲裁、监察等机构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方便农民工获取信息、提出申请。
(十)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解决欠薪问题属地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监管责任。 (大众网据大众日报 山东榜单 齐鲁晚报 工人日报微信系列相关稿件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