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加快发展“新六产”
将第一产业的农产品进行二产加工,由原本一份收入增值为两份,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最终获得六份收入,实现“三链重构”的“新六产”,就是产业智慧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日前,在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场观摩会上,省发改委副主任赵东表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汇聚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加快发展“新六产”,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一举多得的综合性举措,对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搭建融合发展平台
“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开展以来,我省把农村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坚持用工业化、园区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现代种养业为主导,融合发展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特色采摘、科普会展、文化传承、养生度假等关联产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平台。
潍坊市充分发挥农业特别是食品产业优势,加快建设“中国食品谷”,大力发展原料生产、加工园区、物流营销首尾相连的融合模式,抢占食品产业发展制高点。目前,“中百大厨房”已建成6万平方米的加工车间,上游连着周边县市37个蔬菜基地和全国各地的29个水果基地,下游靠着600多家直营、连锁店和“宅配套餐”网上配送,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
诸城市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农业科技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建设,建成农业领域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46家,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2家、院士工作站2家。该市强化产学研合作,建设占地1500亩的国家级农林科技孵化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在安丘沃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大葱传统种植与现代种植的比较。与传统移栽方式相比,通过专用定植农机的自动化移栽,速度快,比人工移栽快5—10倍。移栽的质量好,行距、株距、直立度和深度都比人工移栽好,达到苗全、苗齐等高标准要求,避免了缓苗过程,有利于葱苗快速成长,缩短了生长期。最主要的是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拓宽融合发展空间
去年以来,我省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加快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合理规划县域内城乡产业布局,通过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实现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德州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把“两区同建”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结合点,通过积极推进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就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加快了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出了一条传统农区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的路子。全市已规划建设641个社区并居点,建成规模以上农村产业园区876个,45万农民实现家门口安居乐业。
诸城市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社区化为重点,统筹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特色产业镇3个、潍坊市级7个,培育特色产业社区132个,创建“三品一标”228个。
荣成市依托海洋渔业资源优势,推动海水养殖向休闲渔业转型,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支持发展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休闲海钓、海上观光采摘,近年来已有2亿多元社会资本投入休闲渔业领域,培植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8家、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4家、休闲海钓示范基地12家。2016年,全市海洋牧场、休闲渔业收入20多亿元,带动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
加快相关规划编制
按照省委关于建立“三个一”工作台账(即出台一个意见、编制一个规划、推出一批典型)的指示要求,省发改委牵头启动了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年底前将印发实施。
据省发改委农经处处长宋伟介绍,规划的重点任务部分主要包括:推广多元化产业融合模式,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特别是成功模式,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层次,进一步放大农业产业化基础优势,在融合发展中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整体跨越提升;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领军企业、行业协会、新农人等多元化主体,促进相互之间合作、渗透和交叉融合,激发产业活力,构建大融合的发展格局;搭建多元化产业融合平台,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加快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融合发展关联产业,着力打造支撑产业融合的综合平台;织密多元化利益联结网络,依托现有的利益联结机制,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等多种联结模式,健全关系紧密、合作广阔、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农民分享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强化多要素的政策支撑保障,加强水电路、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载体平台,实现各类要素联动,营造发展氛围,提升融合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