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在民俗中找寻脱贫的力量

04.05.2016  19:55

  传承上千年的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在民间孕育了世代相传的民俗风尚。在文化扶贫的攻坚时期,山东各地从民俗中寻找脱贫助困的力量,在增加民众收入、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增收——

  小技艺闯出大天地

  4月28日,青州文化艺术节在当地开幕。青州市弥河镇的马秀花早早与几位同伴来到艺术节的农民画展厅,一边观赏一边品评。

  如果不是农民画,马秀花至今仍以务农为生。2014年起,看中本地悠久的农民画民俗历史,弥河镇开始采取办班免费培训的方式,教镇上的居民学画农民画。“以前也会画一些,但从用色到构图,自己是门外汉。”马秀花说,经过几期培训,她不仅掌握了农民画绘画的“规定动作”,更是结合老师的辅导创作了不少让外人称赞的佳作。

  如今在弥河镇综合文化站农民画创作室,数十位和马秀花一样的农民拿起了画笔,成了创作室的专职画家。每周上六天班,每人每周能创作一到两幅,价格在300元到500元不等。尤为关键的是,农民画家们不用担心销售。作品完成后,由文化站工作人员放在网上售卖,也有当地画廊或闻讯而来的书画机构收购。马秀花没有丢下务农本业,但农民画给她带来了远超过本业的收入。

  临沂市临沭县的柳编技艺是典型的本土特色产业。历史上,临沭县有种植杞柳的传统。以前,杞柳多被用来编织自家用的农具。在外向型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过程中,临沭县的柳编技艺被部分外商看好,加工的藤椅、柳条篮等因为环保耐用的特点,远销欧美等国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临沭县与柳编相关的128家企业,带动了超过5万人就业。2015年1月至11月,临沭柳编实现出口额1.5亿美元。

  这几年在山东,越来越多的民俗资源被开发,成为民众致富增收的好帮手。借助“互联网+”新兴商业业态,民俗资源搭上快车道,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压箱底的老把式开始迎来又一春。

  安民心——

  精神食粮摆到家门口

  作为精神产品的舞台艺术如何在扶贫中贡献一份力,曾长期困扰山东文艺工作者。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通过前期调研和走访,这一问题的答案正逐渐清晰。

  4月26日,山东省吕剧院“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来到昌邑市卜庄镇马疃村,演出吕剧传统剧目《墙头记》,受到上千名民众欢迎。期间,马疃村几位戏迷票友还在现场乐队的伴奏下演唱了知名吕剧选段,引得现场一阵阵欢笑和掌声。作为深受山东基层群众欢迎的地方剧种,山东省吕剧院近年来加大了到基层演出吕剧的频次,培养了大批吕剧戏迷。

  而山东文艺院团从今年起普遍增加了下乡演出的场次。从文化扶贫角度出发,从百姓喜欢看戏的民俗入手,山东的很多百姓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舞台艺术精品。

  “五一”小长假,在一些人放假外出游玩时,“戏窝子”菏泽市的部分文艺院团演出仍在继续。“当一个艺术团体降低艺术标准去应付演出和观众的时候,就等于开启了这个团体走向衰落的大门。”4月29日晚,在一些院团下乡演出的前夜,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院长徐向东这样叮嘱演职员们。

  “现在山东有7005个省定贫困村。”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说,相比物质脱困,精神层面的扶贫同样至关重要。“弘扬正能量的剧目到地方演出,对构建文明乡风、启迪民众心灵大有裨益。”

  重引导——

  政府部门要做的还有很多

  在李国琳看来,当前文化扶贫的关键是理顺体制机制,尤其是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从民俗的研究阐发入手,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就地脱贫的一个路子。”

  这一观点在青州市东夏镇副镇长王涛处也得到了共鸣。

  “青州市提倡发展农民画,这对农民增收非常有帮助,但政府的引导也很重要。”王涛说,农民画等民俗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政府牵头来建立展览网站进行推介,让外界了解,打开销路。同时要加强培训,建立定期学习平台,让民俗成为老百姓增收的一个手段。

  目前,山东已初步确定5个精准扶贫领域,涉及民俗开发的“非遗传承助力扶贫”被放在首位。

  在孔孟之乡济宁市,当地在2015年评选了首批“文化产业特色乡村”,民俗体验、唢呐演艺等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展现,成为这些乡村走向小康的转折点。

  在菏泽市,聚焦民俗资源对扶贫的助力功用,当地启动了《菏泽市民俗研究五年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菏泽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庆勇说,菏泽文化部门将积极探讨民俗工作与乡村记忆工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旅游产业、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融汇的途径,力争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