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多措并举应对农田污染

15.12.2015  09:42
>

  在农业大省山东调研了解到,耕地质量下降、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带来的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现象已经较为严重。山东正多措并举应对农田污染,实施耕地提升计划、依托科技支撑,并加大资金和补贴的力度,发挥好市场手段等综合举措推进。

  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现象严重

  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营丘镇丛闫村,记者见到了和老伴一起浇地的53岁农民唐立新。他正在用地边上的井水浇地,也一边施用尿素。

  在唐立新的地头上,还有半袋子尿素。唐立新说,小麦秋种自己施用的复合肥,一亩地150斤,花270元钱;“这10来年都是这么用的,就是凭经验种呗。”记者在地头看到,基本上是大水大肥。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产量维持在高位,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化肥越用越多。“地是越来越馋。”山东高密种粮大户王翠芬诉记者,大量施肥的结果是土壤板结化,但用量一旦降下来,产量就会跟着往下走。

  “好土壤就像小米一样,透气疏松易扎根;板结土壤就像面粉,浇水后不透气,粘到一起,干了就裂纹。”寿光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陈永智表示。

  记者调研了解到,超量化肥投入,造成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加重,近年来山东土壤酸化速度加快,胶东地区的青岛、烟台、威海地区尤为突出,pH值小于5.5的酸化土壤面积已达980多万亩。山东1300万亩设施菜地中,20%面积发生次生盐渍化。这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作物发病率升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下降。

  “土壤酸化了,果树的皮就发皱、掉皮,树皮是给果子提供营养的,树皮出了问题,营养肯定跟不上。”招远市农业局干部王志伟表示。

  有机肥没补贴不划算

  “大水大肥造成了极大浪费,还造成了土壤的板结,提高化肥利用率至关重要。”山东省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副总裁高义武对记者表示,山东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山东年折纯化肥施用量约占全国化肥施用量8%,利用率只有30%左右,仅为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播亩平均化肥用量27.2公斤,比世界平均用量高19.2公斤。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农家肥的使用可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地力。但农民却觉得大规模使用农家肥不现实。唐立新说,自己10来年没有用粪肥了。一来用化肥方便,再就是现在家家户户都不养猪了,也没有了攒粪堆粪的习惯。“以前用土肥的时候,秋种时用上一袋子复合肥就可以了;现在不用土肥,秋种的时候要用上一袋子半的复合肥。

  施肥方式不科学也增加了化肥使用量。采访中,农民普遍反映,他们的施肥方式主要是种植之前一次性施肥,苗刚出来时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多的营养,很多营养都流失掉了,“但不用怕产量跟不上,心里不踏实。

  在寿光市化龙镇,有一个占地230亩的家庭农场,农场属于寿光市设施蔬菜土壤质量提升技术示范区,从2014年开始使用微生物肥料、高碳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从外观看,科学施肥,让土壤更加疏松了。

  在一个黄瓜大棚里,农场主贾崇山捧起一把土告诉记者,现在用了生物有机肥(一种加工处理过的稻壳粪)后,土壤不板结了,而且细致疏松,浇水后很容易渗透,很快干燥,不易滋生疫病,而且作物吸收快,生长好,可以少用化肥。

  “现在用有机肥,有地方补贴,所以价格和用普通肥料基本一样。如果有一天没有补贴了,肯定还会有很多农民选择普通肥料,因为毕竟普通肥料价格便宜。”贾崇山说。

  唐立新也想用有机肥,用了有机肥,起码土壤不板结。“但就是有机肥太贵,种地本来就赚不到什么钱,颗粒状的有机肥要120元/袋,而尿素80元/袋,如果国家能给补助40块钱,补到和尿素的价格一样,我们也愿用有机肥。”唐立新说。

  给土地“治病”多措并举应对

  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过量施用,农药残留对土地的“毒害”等问题,山东2014年底,在全国率先发布《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2014-2020年),给土地“开方治病”。

  山东提出了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6项工程。记者实地调研了去年8月份开始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试点的荣成、寿光、招远、高唐、历城五个县区,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这是一项民心工程,意义重大。

  荣成市农安办主任丛培杰表示,荣成是5个工程综合试点地区,而当地有20多个乡镇,照现在的资金投入,20年也难以轮上一遍。“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农民而言面临‘费工费时’问题,这就需要加大有机肥施用补贴,提高农民对有机肥使用的积极性。”冷彩凌建议。

  补贴宜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说实话,短期内效果不明显,见效起码要三五年,老百姓没有积极性,接受不了。”寿光市农业局干部陈永智表示,散户推广行政成本太高,可以先补贴易于接受新思想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键还是靠市场机制,通过政府补贴撬动市场,而不能强制农民使用。

  强化耕地土壤改良的科技支撑。专家表示,为缓解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除合理使用化肥外,研发和应用具有弱碱性、抗盐改土性能的新型功能性肥料或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还应进一步加大推广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等。

  建立有效的耕地质量管理制度。高义武认为,应落实和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在全国逐步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耕地数量和质量并重;还应建立耕地质量维护奖惩机制、健全耕地质量保护投入机制与共同责任机制、建立保护耕地质量的法律规章等一系列机制建设。(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