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多方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格局

30.07.2016  17:08

  转型发展实现“双中高”,高素质劳动者是不可替代的生产力。近日,制造业大省山东出台一系列政策,打破技术工人发展的“天花板”,提升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造血能力”,为转型发展积蓄力量。

   ——技工院校教师“看能力不看学历”

  山东是我国制造业大省,201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万亿元。但是,高素质的技能工人却难以满足企业转型发展的需求。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山东省有技能人才921.9万人,但是高技能人才只有242.8万人。今年一季度,山东省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供应比率一直保值在2以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高素质技能人才从何而来?技术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承担着为山东省150万户企业“解渴”的责任。但是,技术院校教学与实践脱钩,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长期突出,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东省首先从师资入手,着力打造动手与动脑能力并重的师资队伍。

  技工院校教师招聘不再唯学历论,是山东省今年发生的一项重大变化。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韩金峰说,传统的技工院校教师招聘几乎完全参照招考公务员或高校教师的方式和内容,大量在企业生产一线掌握高超技能但学历层次不高的技术工人无法入选,最终导致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师执教能力薄弱。今年,山东将加大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引进力度,不重学历重能力,优秀一线技术工人可以直接参与技工院校教师招聘。

  山东省提出,具有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可直接应聘相应等级实习指导教师岗位,不需再同时兼备学历、教师资格等条件。在省级以上一类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人员,经设区市以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机关同意,可采取直接考察或简化程序的方式组织招聘。韩金峰说,这一政策将给用人单位招聘教师以极大的自主权,促使更多优秀业界精英和能工巧匠通过这条“绿色通道”,进入技工院校带徒传艺;符合条件的技工院校教师可评为“教授”或“实习指导教授”。

  除了从企业“挖潜”,山东还将引入“外脑”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今年起,山东省将每年选择3-4个支撑性职业(工种)组织,技工院校教师赴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专题培训;同时,每年聘请国外专家到山东省规模以上企业传艺带徒研修,从境外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职业技术学校聘请100名职业教育专家到山东境内技工院校任教。

   ——激励企业人才培养 “师傅带徒弟”将标准化

  企业是技能人才成长的主战场。山东省今年起推动知名企业与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结对”,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师傅带徒弟,是中国制造业的好传统,但是没有标准化对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制约。”山东省人社厅副厅长刘杰介绍,山东省“企业新型学徒制”通过企业与院校结合,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形成了标准化、规范化。参与培养的“学徒”为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人员和新转岗人员,由企业结合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以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为1至2年。

  企业可以结合生产管理和学徒工作生活的实际情况,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和支持学徒利用业余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学徒累计学分达到规定要求的,获得技工院校毕业证书,通过考核鉴定的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由企业根据学徒实际工作贡献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学徒基本工资。

  对接受培训的学徒,政府部门给予每人每年4000-6000元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累计学分达到要求,可直接获得技工院校毕业证书;承担带徒任务的企业导师享受导师带徒津贴,津贴标准由企业确定并由企业承担。目前,山东省已有山东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知名企业与16所综合实力较强的16所技师学院或高级技工学校“结对”开展了新型学徒制试点项目。

  与此同时,山东省还将推动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推动100所技工院校与1000家企业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开展校企联合招生、校企合作培训和教师进企业、技能大师进校园等活动。落实对技工院校的职业教育税收优惠政策。

   ——打破“天花板” 畅通技能人才上升渠道

  长期以来,技工院校毕业生只能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国民教育系列的学历证书,导致在继续升学、公务员招考、企事业单位招聘等诸多方面遭遇了不公平待遇。这既影响了适龄青年报考技工院校的积极性,也不符合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

  为激励学生到技工院校就读,山东省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将贯通技工院校毕业生成长通道。技工院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招考、应征入伍、企事业单位招聘、确定工资起点标准和职称评聘等方面,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高级技校或者技师学院全日制毕业生,将分别按照全日制高职(大专)或本科毕业生享受相应政策待遇及相关就业补贴政策,从而打破技能人才发展的“天花板”。

  对于技能人才的评价,山东省将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经山东省、设区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企业或行业协会可以在国家职业标准框架内,结合企业或行业的生产服务实际,实施自主评价。根据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和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山东省自2016年起在青岛、潍坊、烟台三市部分技工院校开展职业资格过程化考核鉴定试点,2020年前逐步在全省推开。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创新举措,理顺技能人才培养中的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韩金峰说,争取到2020年,山东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高技能人才数量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基本向适应,高技能人才结构和素质同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基本相吻合。

作者:陈灏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