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二五:山东实施走出去战略 深化国际产能合作

29.10.2015  13:08

齐鲁网 济南10月28日讯(山东台记者 赵国伟) 十二五期间,山东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企业国际化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产能和资源的全球化布局,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广播《山东新闻》报道,这些天,万华集团董事长丁建生正在为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升级为国家级境外园区而奔走。2011年,万华集团投资12.3亿欧元收购匈牙利破产企业宝思德公司。经过三年多的技术改造和管理升级,宝思德重新焕发生机,并腾出土地4000亩。更好发挥土地的作用,丁建生把建设方向锁定在境外产业园。“依托老厂区建设新园区,可以给新入园的企业全方位的硬件软件方面的支持,包括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包括中式餐饮宾馆都是现成的,就能带动一些有志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风险最小地集群走出去。”丁建生说。

今年,宝思德经贸合作区已经投资5.73亿美元完成了相关配套设施,吸引12家中资企业入驻。据了解,目前,我省拥有四家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带动260多家省内企业走出去。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李兵表示:“境外园区使企业产生凝聚效益,有助于企业在国外的环境当中进行经营,在开拓市场方面能够资源共享,互相帮助,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与万华并购国外破产企业实现产能扩张不同,山东玉皇化工直接通过绿地投资模式走进了美国市场。今年,玉皇化工投资12亿美元的甲醇项目顺利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落地,并于上月启动奠基仪式。董事长王金书介绍,项目投产后年产甲醇360万吨,70%的产品将出口到中国。“他们的好多化工原料比咱们便宜太多了,比如说天然气,他是我们国家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能源也非常便宜,它的电是咱们的一半。我们利用美国的原料生产甲醇,为美国人提供就业,为美国政府提供税收,产品满足中国甲醇需求,所以这个项目互惠互利。

投资过程中,玉皇化工主动融入美国文化,采用购买服务、合作管理的美式运营模式,仅半年时间就获得当地的空气环评许可。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李兵称:“这标志着我省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水平和广度方面、深度方面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表明我们国家在对外经营合作投资当中,已经积累了相当高的经验。

2011年,山东备案核准境外投资企业只有372家,投资额不足30亿美元,而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字就达到了421家,投资额超过105亿美元。目前,山东有3000多家企业通过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和资源合作,仅我省在境外掌控的森林面积和棉田面积就超过全省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山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贵斌告诉记者:“有实力的企业发挥资金雄厚的优势,通过走出去实行资本并购和经营合作,可以有效地优化配置资源,壮大企业规模,扩大市场空间。

未来,山东将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信息咨询、风险防范等服务支撑体系,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对此,山东省商务厅研究室副主任贾善和表示:“走出去方面,将建立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境外投资管理模式,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提高外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我省的开放新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带一路”将树立“十三五”规划对外开放新格局

"十二五"收官看对外开放:构建新格局 改革步伐加快

青岛港不断加快走出去 打造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新名片

王振峰:习近平主席访英 助力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

济南国际仲裁院今揭牌 为山东企业“走出去”护航

山东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 提高全球价值链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