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对农村厕所来一场“革命”
在院子最偏远的角落,一个土坑四周用水泥板、青砖围住,有时连顶棚都没有……这种简陋的布置,在中国农村地区却是许多厕所的一般范式。不过,在位于中国东部的山东省,这一尴尬“风景”即将成为过去。
最近几年,山东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明行动”等一系列旨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行动,将矛头对准农村脏乱角落。如今,这股“旋风”刮进农户家里,要对农村厕所来一场“革命”。
“以前城里小孩来了,有的哪怕憋着也不愿去旱厕。”冯敬华是山东曲阜市尼山镇周庄村的村支部书记。在他看来,那种漏风漏雨、污水横流的传统旱厕不仅用着影响心情,更要紧的是堵了村庄致富的财路,“脏乱差的旱厕,可不会带来旅游回头客”。
周庄村依山傍水,与当地主要水源地尼山水库相距不远。村子在2008年从山脚下整体搬迁到山前的平原地带,586口人住进了新房,村里修起纵横交通的4条主干道,垃圾桶、保洁员、绿化带、路灯一应俱全,一些农户办起了“农家乐”,做起城市游客的生意。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家门内也要换一番天地。“咱不能挣着21世纪的钱,生活却停留在上个世纪。”冯敬华说,如今村里约800亩耕地全部流转出手,积累人畜粪便堆肥这一旱厕最大的功能已经没有市场,更何况旱厕根本不符合发展旅游业的要求。
“五六里外的娘家,还没用上抽水马桶,现在回娘家都不适应哩。”村民孟啸家的盥洗间,是青砖砌墙、水泥抹缝、彩钢板吊顶、白瓷砖敷墙。2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被分隔为洗衣房、洗澡间、卫生间。洗衣机、浴霸、淋浴房、抽水马桶都安装到位。
像孟啸家的厕所改造,总成本在1.6万元人民币,主要由财政资金承担,农民的经济压力被降到最低。有的村民甚至等不及政府的扶持资金到位,自己动手先把厕所改造了。
“等不及村里统一改造,俺们就先改了。”村民冯敬英说,家里之所以先行改造,主要是旧卫生间设在院里的楼梯间,空间狭小、光线昏暗、异味难消,实在让人憋屈。考虑到家里有人腿脚不便,冯敬英家的新卫生间里还购置了蹲式、坐式坐便器各一套。
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崖下村的厕所改造,比周庄村更进一步。这个村有70户已建成粪便与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的生态厕所。改造之后,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无蚊蝇的目标。
46岁的侯继香,2013年把自家房子翻盖一新,去年屋外的一角又添置了新设备。一个埋入地下的工程塑料桶,通过管子与家里的下水道相连。日常生活产生的粪污,通过桶内细菌沉降处理,分离成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沉渣和清水,每半年到一年清理一次桶内残渣即可。
“这两年村里变化大啊,路修好了、路灯有了,政府连厕所都为咱想到了。”侯继香说,过去村里没有统一集纳处理生活污水、粪污的装置,洗澡水直接排到大街上,一直能流出200多米远。如今,生活污水也能像城里一样集中收集、清洁处理了。
周庄村、崖下村的变化,折射出一场对古老乡土生活方式的革命。山东域内1573.2万户农民,已有887.4万户改造建设了无害化卫生厕所,到2018年底前还要再完成647万户的农村改厕,这项工程将耗资逾百亿元。
人改变环境,环境也会改变人。冯敬华明显感觉到,村里还是那些乡亲,但卫生环境改善了,大家都比以前更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城里人也更愿意到我们村,体验一把‘田园风光’”。(记者 萧海川 陈灏)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