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东并购重组呈6大类型 成转调主渠道之一

17.12.2014  13:4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能耗高、污染重、附加值低、产业链短,作为制约全省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并购重组将发挥主渠道作用。

  山东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势头良好

  “鉴于辖区内上市公司负债率高、结构布局不够理想的现状,山东证监局在力促企业挂牌上市的同时,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当前并购重组政策宽松和市场活跃的良好机遇,采取多种方式与上市公司对接整合,促进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山东证监局局长冯鹤年介绍说。

  伴随着国内并购市场的持续升温,省内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同样保持了活跃势头。2013年,6家公司宣布拟实施规模较大的并购重组,标的资产总额为148.9亿元;当年实施完毕的3家,涉及标的资产总额8.5亿元。

  2014年1至10月,10家公司宣布拟实施规模较大的并购重组,标的资产总额为89.5亿元;截至10月底实施完毕的有6家,涉及标的资产总额74.5亿元;另有超过10家公司股票停牌,目前正筹划并购事宜。

  “可以预见,随着经济转型的迫切要求,以及上市公司主动实施并购重组意识的增强,更多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资产有望进入上市公司。”冯鹤年表示,“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可望发挥更强作用。”

   省内并购重组呈现六大类型

  据了解,近两年内,在山东资本市场,存在六种并购重组类型,以借壳上市、整体上市、产业并购、资产置换、多元塑造、跨国并购为代表。

  举例来说,联合化工为“借壳上市”的典型。因行业不景气,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自今年4月25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为避免退市,公司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将江西一家生产触摸屏的企业收入囊中,并购标的由此实现“借壳上市”,公司进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电子器件行业,实现了产业转型。

  山东黄金为“整体上市”的典型,包括集团公司及关联单位在内的、经“孵化”成熟的金矿类资产,都将注入上市公司。这一类型,强调大股东向旗下上市公司注入同类或相关资产,是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的有效路径。

  鲁银投资为“资产置换”的典型。2013年底,鲁银投资实施资产置换,将盈利能力低下且可能持续下滑的带钢生产线剥离出来;同时发行股份,置入莱钢集团拥有的莱商银行部分股权。这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财务状况和增强持续盈利能力。

  美晨科技为“多元塑造”的典型。公司原主业为向相关厂家提供零部件,今年收购赛石集团,涉足园林绿化行业,成为创业板公司“双主业”经营第一例。

  “无论重组性并购,还是产业性并购,都与上市公司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直接关联,都有望推动区域的产业变迁、经济转型和持续繁荣。”冯鹤年说。

   优化监管与“治病救人”并举

  作为监管部门,山东证监局在落实“金改22条”工作中,一手抓挂牌上市,一手抓并购,利用增量和存量调整,加快并购步伐。

  “一是引导和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和市县政府,促进区域内相关市场主体择机启动并购重组。二是利用政策宣讲、业务培训、个案研讨等形式,多渠道向市场主体传递并购重组政策讯息,督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并购重组中切实树立责任意识,有效发挥并购重组主导者的作用。三是发挥专业优势,对整体方案的设计优化和方案关键点的推进实施,加强政策咨询指导和技术环节论证。与此同时,积极防控、严厉打击与并购重组相关的内幕交易,促进并购市场健康发展。”冯鹤年介绍说。

  据了解,山东证监局在履行监管职责的同时,坚持在法规框架内“治病救人”,妥善解决了一些高风险公司问题。如ST金泰因2010、2011、2012年连续三年亏损暂停上市。如果公司退市,既会严重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也将损害职工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在督促其充分揭示风险,严防粉饰业绩乃至操纵利润的前提下,经山东证监局与相关各方积极协调,今年下半年恢复了上市。目前,该公司正着手实施资产重组,有望重新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王新蕾 王殿祥 贾洪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