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扎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述评
编者按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山东发展十分关心。一年前的6月,总书记亲临山东主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视察山东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山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形成了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目标,以八大发展战略为支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的整体发展格局。全省上下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努力向总书记、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大众日报》6月9日起,推出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牢记总书记嘱托 担当作为 狠抓落实·海右春风又一年”,组织记者深入全省各地蹲点调研,聚焦山东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显著变化,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汇聚磅礴奋进力量,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新华社发 2018年6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视察。这是14日上午,习近平在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同村民们亲切交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海右春风又一年。
2018年6月9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并到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地视察,对新时代山东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亿万齐鲁儿女如沐春风、备受鼓舞。深情似海,厚望如山,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镌刻在山东发展史上,铭记于全省人民心中。
天地转,光阴迫。一年来,以总书记重要指示举旗定向,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行,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担当作为、苦干实干,书写出一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时间的意义,远不止长度可以衡量。一年来,细数身边一个个变化,积点成线、聚线成面,一幅壮阔图景奔来眼底:山东动起来了、干起来了,搅动“一池春水”,打开一片天地;一股豪迈之情激荡胸怀:山东观念在变、精神在变、气质在变,千磨万击还坚劲,不畏浮云遮望眼。新时代的山东,向着“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砥砺前行,昂扬再出发。
一切发展思路
以此来谋划
坚持“四个一切”,谋篇布局就找准了思想共识的“定盘星”,就把牢了排兵布阵的“号令旗”,就找到了扬帆未来的“航向标”
5月中旬,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上,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产业精彩纷呈,大项目好项目令人目不暇接;5月30日,第三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圆满落幕,53名院士签约进驻院士港……发展势头热火朝天,“山东机会”广引宾客,“落户山东”磁场更强。
回头来看,“山东机会”不是等来、喊来、盼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谋划出来的。在布局地区发展过程中,这种新作为、新机遇,既体现着干事创业主观能动性的充分释放,更折射出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多次视察山东,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为我们把舵领航、指明方向,又给我们提振精神、凝聚力量,为山东发展确立新坐标、明确新定位、赋予新使命。
牢记总书记嘱托,顺应时代大势、聚焦人民期盼、结合省情实际,为山东长远发展谋好篇、布好局,将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第一步,也是至为重要的一步。这不仅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必须担负起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谋划地区发展,首先是一个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思想统一到哪里?共识往哪里凝聚?对山东来讲,就是要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把共识凝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上来。
对此,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做好山东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做到一切发展思路以此来谋划、一切发展布局以此来展开、一切发展举措以此来制定、一切发展成效以此来检验,始终保持山东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这“四个一切”,谋篇布局就找准了思想共识的“定盘星”,就把牢了排兵布阵的“号令旗”,就找到了扬帆未来的“航向标”。
2018年7月,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率领山东党政代表团,南下苏浙粤,实地观摩学习先进省份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经验做法。为期四天的南方之行,时间不长,却犹如打开了一道思想闸门,让大家看到了差距,找到了不足,寻到了标杆。如何更好地把总书记重要指示转化为山东的生动实践,思考更加深入,思路更加开阔,谋划更加全面。
从2017年的深入调研谋划、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摸透省情特点,到2018年的顶层设计、谋篇布局、排兵布阵,再到2019年的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思路清晰、目标笃定,找准山东定位,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目标,以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三大攻坚战、军民融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八大发展战略为支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的整体发展格局。
细细打量这一整体发展格局,每一项谋划都既有规划图,又有时间表、进程单。看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的发展态势;看乡村振兴,构建“1+1+5+N”规划体系,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推进省级涉农资金整合,打造齐鲁样板;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综合交通网,构建“四横六纵三环”现代化高铁网,水、电、输油管道建设全面加速,打通山东发展的“任督二脉”……
纲举而目张,执本则末从。整体发展格局的“四梁八柱”立起来,山东长远发展就有了牢固支撑,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就有了作战书、行军图。
细看蓝图,追抚初心,我们更加深刻地体认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体现了对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指引新时代山东发展的总纲领、总遵循、总航标。
细看蓝图,追抚初心,我们更加深刻地体认到,一个统揽全局、着眼长远的顶层设计,从来不是一时的激情喷发和瞬间的灵光闪现,而是在把握时代大势、把脉问诊现实中,用忠诚、担当和心血孕育的宝贵结晶。
一切工作
以此来引领
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关键是要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努力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这是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也是山东一切工作的科学引领
近日,烟台万华又成了新闻报道焦点。
作为中国唯一、世界少数拥有异氰酸酯(MDI)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工企业,万华从昔日生产合成革的传统国企起步,技术创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毅然长成全球异氰酸酯行业的领军者。
“总书记鼓励我们,要有这么一股劲,要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回想起总书记去年亲临万华视察的情景,董事长廖增太仍心潮澎湃。今年初,万华又在基础化工原料环氧丙烷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打破了国际垄断。
万华的创新发展之路,正是山东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一个精彩剪影。
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关键是要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努力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这是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也是山东一切工作的科学引领。
高质量发展,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只有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才能在攻坚克难中推动发展进步。对此,山东的认识十分清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突出瓶颈是新旧动能转换不畅,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展方式就很难转过来。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山东以新旧动能转换综试区为依托,聚焦聚力“十强”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淘汰落后产能。
济南,牵手正威国际集团等知名企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谷”;青岛,一年间“冒出”杰华生物、日日顺、聚好看、伟东云教育4家独角兽企业;淄博,壮士断腕,关停“散乱污”企业1.3万余家,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连续多个季度夺得全省第一……
半年以来,通过三次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地现场观摩,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新旧动能转换已经全面起势,山东高质量发展站上一个全新起点。
结构继续优化、“三二一”产业格局更加巩固,“四新”经济生机蓬勃,新动能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虽然一些经济指标出现回落,但锚定高质量发展,山东经济成色更纯、底色更亮、根基更牢。
成绩固然可喜,短板弱项仍在。转型阵痛加剧,投资压力陡增,大而不强问题仍然突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是向创新要动力。
1月8日,人民大会堂,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举扭转了我国缺少重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困局。董事长谭旭光说,成果的取得,归根结底在于潍柴心无旁骛攻主业、坚定不移搞创新。
今年,山东省级财政拿出12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推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加强与国家重点院校、科研院所沟通合作,聚集更多创新资源“为我所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向改革要活力。只有改才有出路,只有闯才有活路。聚焦制度创新这个最核心的改革任务,山东着力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出台非公经济发展10条、国企改革10条、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45条、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42条等政策措施,全面推行“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深化财税金融、扩权强县、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改革,为高质量发展释放澎湃动力。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总书记不仅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把舵定向,还进一步指明了实现路径。
高质量发展,孕育在7万多个星罗棋布的村庄中——坚持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探索制定齐鲁样板标准体系,创新提升“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
寿光市双王城街道清水泊农场,场长李昌军按照标准化、工厂化理念种植的草莓西红柿,每斤卖到15元还供不应求。寿光市市长赵绪春对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理解,是要用一方水土富裕一方百姓,让农民凭借农业收入过上好日子。
高质量发展,孕育在16万平方公里的蔚蓝海域中——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培育优势海洋产业集群,推进渤海湾港口整合,出台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强省建设强力推进。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去年获批筹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说,中心聚集了中科院13家研究机构,已与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签署7份合作协议,达成26项合作意向。
高质量发展,孕育在对资源要素的统筹协调中——对内,把有限资源优化组合,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济南莱芜区划调整顺利完成,全省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对外,以扩大开放倒逼改革落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已吸引境内外40个重点合作项目签约落户,去年从这里开行的中亚班列占全省到发总量的81%。
“双招双引”成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抓手,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儒商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引来一大批高层次项目人才。
高质量发展,孕育在一个个项目的扎实推进中——当前,“七赛七比”正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开展:108天,一座11万平方米的圆柱形超算中心主楼,在济南东部拔地而起;济南对标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学深圳、赶深圳”,烟台对标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全省各地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
适应新的变化,把握新的要求,横在山东高质量发展面前的一道道坎,跨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就是一片崭新的蓝天。
记者 王世翔 王建 王亚楠 报道 图:中集来福士烟台建造基地。图: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迎来各地学员。图:浪潮集团第四代云计算中心。图:青岛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居民在食堂购买便民午餐。图:干净整洁的临沂市兰陵县代村社区街道。
一切发展 成效
以此来检验
人民是阅卷人。爬坡过坎关键期,发展任务越繁重,越要依靠人民,越要不忘初心。山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决策、办事情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发展成效以此来检验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决策、办事情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发展成效以此来检验。
“网上订餐安全吗?”“食药安全状况怎么样?”“小作坊的食品敢不敢吃?”……2018年底,青岛市食药监局负责人台上报告,市民代表台下评议,电视台现场直播。这是青岛市“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的一幕。全市接受市民评议的,有45个部门,每场有2500名市民代表参加,评议得分直接纳入全市综合考核。
人民是阅卷人。一切发展成效以此来检验,就要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让人民群众做工作的评判者。
今年4月,2018年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结果公布。这个引发广泛关注的考核,专门将“两代表一委员”、市场主体和城乡居民的评价列为重要内容。市场主体主要对当地企业开办、办理施工许可等进行评价,城乡居民对居住环境、基本医疗、文化生活等进行评价。人民满意不满意,直接决定一个市的考核排名。在省直机关绩效考核中,同样设“服务对象评价”指标,委托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电话调查,建立服务对象专库311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善于集纳人民心声,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制定符合人民需求的政策举措。爬坡过坎关键期,发展任务越繁重,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越要善于汲取人民智慧完善政策主张。
省委、省政府明确,研究经济工作的某些专项会议,要邀请企业家、商会代表参加;凡民生决策,尽可能多请群众代表参与;凡专业决策,尽可能多请专家学者参与;凡社会治理决策,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凡公益性决策,原则上要实行公开“听证”。
在反复调研基础上,今年2月,山东印发《关于抓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实的工作方案》,部署20大项55小项民生重点任务。这些民生实事,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涉及社会救助体系、教师紧缺和“入园难”、医疗保障等方方面面,甫一公布,即引来群众点赞。
不忘初心,就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面对财政增收放缓,2018年民生支出占比仍高达79%,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一般性财政支出的大幅压缩。
5月25日中午,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在总书记去年视察过的便民食堂,就餐的老人买上一荤一素,外加两个包子,只花了10元,社区还能补贴7元。社区党委书记李存业说:“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今年正在筹建一个养老机构,为社区老人提供更加周全的服务。”
5月30日,菏泽市东明县焦园乡,奔腾的黄河就在不远处,站在村台上的社区建设规划户型图前,汤庄村村民王利娟微笑写在脸上:“这新房子比城里人住得还好。”当天,菏泽市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村台社区工程正式开工。像王利娟这样的滩区群众,山东有60万。对滩区脱贫迁建,省委、省政府郑重承诺,“砸锅卖铁”也要办好。
盯紧“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山东三年拿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4亿元,其中省级64亿元,年均增幅23.53%。五级书记遍访扶贫对象,形成脱贫攻坚合力。2018年底,山东17.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不仅是脱贫攻坚,棚户区改造、农村改厕、就业创业、公立医院改革等举措齐头并进,民生保障网织密扎牢。
转型发展,滚石上山,既要去产能、去杠杆,又要守底线、稳就业。面对许多两难甚至多难问题,山东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痛点就是改革的着力点,新的增长点就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当中。从民生关切中找到发展动能,把民生诉求转化为前行力量,山东在求解民生考题中推动发展进程。
5月24日,威海华夏城,清风徐来,翠绿满目。华夏集团董事长夏春亭高兴地算起了账:去年引来游客230万人,收入2.3亿元,今年“五一”假期游客又增长了不少。这个曾是周边村民心头大患的采石场,经过植树造绿、综合治理,如今真真切切地变成了绿色“聚宝盆”。“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是真体会到了。”
良好生态,渐成高质量发展支撑点;从改善民生中,找到转型突破点。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等八场标志性战役,山东在收获更多蓝天繁星的同时,也收获了蓬勃兴起的新产业:2018年,山东环保专用设备制造、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等节能环保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7%和13%。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当前,全省正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山东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股精气 神
以此来凝聚
一笔一画,书写文化自信;一点一滴,改变世道人心。当这些宝贵的文化因子、红色基因活起来,渗入血脉,融入生活,融入奋斗,最先激荡起来的,正是一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一种开拓创新、奋勇前行的锐气,一种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干劲
朝着“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奋勇前进,凝聚起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磅礴力量,尤须保持一股子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精气神靠什么来凝聚?文化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坚定传承红色基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句句入心。山东自觉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构筑崇德向善、活力迸发、文明和谐的道德文化高地,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风尚。
演员含着泪演,观众含着泪看,民族歌剧《沂蒙山》不久前启动校园行,10天展演14场,场场爆满;讲述胶东乳娘哺育革命后代的民族舞剧《乳娘》,结束南昌之行后,又北上大连,同样获得极高人气。这些独具山东气息的文艺作品,是紧扣时代脉搏、传承红色基因的典范。
“老大张万仁,老二张万义,几个兄弟名字连起来,就是‘仁义礼智信’。”在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家风展览室,志愿者把这些近乎遗失的“祖辈叮咛”重新拾了起来,向世人传递质朴的做人道理。面对先人“厚赠”,突出一个“融”字,狠抓一个“实”字,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形态和践行路径,是山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一条重要经验。
山东秉承“项目化”思路,泰山文化、运河文化等一批重点文化研究项目加快推进;讲好山东故事,世界儒学大会、尼山论坛、沂蒙精神理论研讨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陆续举办;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次第落成,一座座道德讲堂、乡村儒学讲堂遍布城乡,“四德榜”抬头可见、广为人知,山东好人传播动人故事……
一笔一画,书写文化自信;一点一滴,改变世道人心。当这些宝贵的文化因子活起来,渗入血脉,融入生活,融入奋斗,最先激荡起来的,正是一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一种开拓创新、奋勇前行的锐气,一种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干劲。
元旦刚过,北大杨辛先生的一段诗词,在山东“圈粉”无数:挑山工,挑山工,性实在,不谈空。步步稳,担担重,汗如泉,劲如松。顶烈日,迎寒风,春到夏,秋到冬。青春献泰山,风光留大众。有此一精神,何事不成功!
“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是总书记对山东广大干部群众提出的明确要求。30多万基层党组织660多万名党员,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精神状态好不好、能力本领强不强、干劲斗志高不高,对我们能否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我省扎实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严管与厚爱并重,激励与约束结合,营造鼓励担当作为、创新实干的浓厚氛围。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今年4月,兰陵县打破常规,重用五名村党组织书记,一名挂职县委常委,四名挂职经济副乡镇长,这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典型一例。山东明确提出,在推进改革和落实中,只要坚持“一个符合、三个有利于、一个前提”,就要不计个人得失,敢于闯、敢于试、敢于改;各级党组织要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理直气壮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同时,从7个方面提出22条意见,强化正向激励,制定容错纠错办法、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一大批担当作为好书记、干事创业好班子受到表彰,广大干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
温室苗木长不成大树,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一支能打硬仗、敢担当、善作为的队伍,一定要在吃劲岗位、艰苦地区经受磨炼,多经历“热锅”煎熬,多经受实战摔打。
蓬莱坚持“一线工作法”“一线考察干部”相结合,安排200多名年轻后备干部到“双招双引”、项目建设、镇街基层挂职锻炼。不只是蓬莱。2018年,山东“千名干部下基层”,近百支乡村振兴服务队和高质量发展服务队,奔赴农村、企业,开展为期两年的服务,今年又部署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在重大工程、重大考验、艰苦环境中培养、发现、使用干部,舞台更大、空间更广。
讲政德,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根本所在。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必须突出政德“风向标”。
6月的刘公岛,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的教学接待任务明显繁重起来;150公里外的蓬莱水城,戚继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年间引来全国40多批次学员。立足革命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山东充分发挥沂蒙、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和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精神支柱立起来,把优良作风传下去。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全省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气质为之一新:迎头赶上的心气、干事创业的热情,正在重塑发展氛围、振奋上下人心。瞩目前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实干托举梦想,用奋斗成就使命,谱写出的,必将是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辉煌篇章! (记者 张国栋 娄和军 任宇波 邵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