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占比将降至40%以下
中国山东网8月4日讯 (记者 姜瑞丽)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是关系人类社会稳定、和谐、永续发展的永恒话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深度发展,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迅速扩大、升级,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增加服务资源有效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成为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前不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6〕91号文件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资入股、收购、委托管理、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到2020年,全省80%以上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为企业、社会组织或实现公建民营,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40%。
在8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孟强对《意见》进行解读时表示,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截至2016年底,全省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1310.97万,占总人口的13.18%,较2015年提高0.97个百分点,数量居全国首位,增幅相当于全国的3倍多,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十分紧迫。
根据新出台的《意见》,山东将简化养老项目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办事环节,发展改革、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分别负责牵头项目审批(或项目核准、备案)、用地审批、规划报建和施工许可各个阶段工作,每个审批阶段由牵头部门统一受理申请材料、统一组织其他审批部门开展并联审批。积极稳妥解决老旧养老服务设施问题,对因年代久远或其他客观原因无法办理建设、施工、规划许可、土地证明、消防许可、环保、不动产登记等前置证明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协调有关部门核查后出具相关证明文件,为办理设立许可手续提供便利。
山东还将整合改造闲置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组织开展现有社会闲置资源调查、整理和信息收集工作,投资主体对拟整合改造的闲置资源评估论证后,向当地民政、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公安消防、财政等部门提出改造方案,由民政部门牵头为其提供各类手续办理服务,对改造后符合补助条件的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及时核定拨付专项补助资金。
张孟强说,山东还将落实优惠扶持政策,放宽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资产管理政策,允许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出资者拥有对投入资产的所有权,并按不高于同期银行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2倍的标准提取盈余收益;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基金会,向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和为老服务组织捐赠,在计算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按规定标准予以税前扣除。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服务领域诚信教育,通过“齐鲁敬老使者”评选、养老服务品牌创建,培育一批养老服务诚信个人和企业(组织)典型,带动形成“孝润齐鲁·安养山东”诚信文化;建立完善诚信记录和归集机制,在山东养老信息网动态发布养老行业诚信、失信行为,同时将信用信息推送至“信用山东”官方网站,并将信用信息作为各项政策支持的重要衡量因素。
此外,还将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机构,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向养老服务综合体发展,条件成熟的转化成微型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资入股、收购、委托管理、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到2020年,全省80%以上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为企业、社会组织或实现公建民营,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40%;引导社会力量运营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运营补贴,实现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日间照料中心、农村敬老院、农村幸福院设置服务站点或提供签约服务,由签约家庭医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和基本医疗服务;探索建立家庭病床制度,为有需求的困难家庭和慢性病老年人提供巡诊探视等上门服务,并做好与长期护理保险的衔接。推行农村多元养老模式,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通过建设农村幸福院、建设老年人集中居住区、开办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建设互助养老院、开展困难老年人代养服务等模式养老。
作者:姜瑞丽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