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化+科技”蝶变效应显现

19.09.2014  11:18

你可否想象,漫步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长城上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只需一副3D眼镜,你便可穿越回到2000多年前的“齐国长城”,感受春秋战国时期的兵戈铁马!未来几个月内,这一切将在莒州博物馆实现。目前,该博物馆3D展厅进入最后测试阶段,即将对外开放。

        “给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便可给文化带来全新的观感。”以此为契机,不仅日照莒县,整个山东都在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文化+科技”跨越式发展的蝶变效应正在齐鲁大地上蔓延。

        科技给文化盛会带来新观感

        8月28日至31日,第五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济南举办。本届文博会围绕“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主题,综合运用微博、微信、AR(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等多种高新技术,为公众打造出共享文化成果的平台。扫描二维码即可自动生成文博会专属APP,使用文博会专属APP扫描可展示本届文博会所有展馆的介绍、宣传视频、日程安排等内容;在展会现场还设置了用户体验区,通过AR投影技术让参观者与3D人物近距离合影互动,让参观者轻松体验高科技带来的震撼效果;此外,以高新技术为载体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特种银幕、网络游戏、3D儿童艺术馆、5D流动影院等一批新型文化用品和业态,都在展会上一展风采。

        “本届文博会更加注重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把传统与现代、静态与动态、平面与立体有机结合,形成强劲冲击力和视觉震撼力。”在第五届山东文博会执委会办公室主任、济南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凌安中看来,让科技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网上文博会”成为了现实。

        科技为文化惠民提供新路径

        在济南市图书馆,整个二楼社会科学类书籍借阅区只有张咏梅一个管理员,但还书、借书现场却是秩序井然。“这一切都得益于这16个大家伙。”张咏梅指着身边的自助借还书机笑道,“它帮了大忙,节省了人力不说,还大大缩短了读者借还书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济南市图书馆新馆四层五层的东厅,有一幅整面墙高的高仿名画《鹊华秋色图》,让看到的人叹为观止。“这幅高仿真的名画是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定做的,长18米,高7米,目前在全国尚不多见,原作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济南市图书馆馆长郭秀海说,得益于高科技,让这幅描绘济南郊区鹊山和华不注山一带秋景的名作在济南大放异彩,“让济南市民在家门口便能欣赏到赵孟頫笔下的泉城”。

        从去年开始,山东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服务监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服务监管平台可实现对放映时间、放映村庄、放映影片的全面信息采集和数据统计,并可拍摄现场照片,将每场放映落实到位。“与放映回执单等人工监管方式相比,服务监管平台实现了放映数据的即时统计,而且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山东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总经理凌延荣介绍说,科技改进了电影下乡的监管模式,也让文化惠民真正落到了实处。

        科技为文化企业注入新活力

        从小型科技企业成长为一家参与国内外多部著名动画影视节目创作,集教学、科研、外包于一体的动漫产业机构,威海市光远影视动画有限公司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典型代表。作为威海本土重点文化企业,光远影视动画巧妙地将刘公岛自然风光和威海本土文化元素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创作出威海市第一部本土动画系列剧《刘公岛之约》。

        随着“文化+科技”跨越式发展蝶变效应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山东企业走向这条发展之路:尤尼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意新产品在国际大赛中屡有斩获;青岛无线传媒有限公司、青岛出版传媒有限公司、青岛新旋律动漫有限公司等10个龙头文化科技创新企业和集团在产业大潮中绽放活力。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今年,我省依托4个国家文化创新工程、15个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发挥其在国家层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带动山东省文化科技创新发展。”在山东省文化厅文化科技与法规处处长张钢看来,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可以发挥1+1>2的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