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山东文物业参观人次5735万 门票收入超11亿元

15.09.2014  13:00

   中国山东网9月15日讯 (记者 张敏敏)15日上午,“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风活动在济南启动,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出席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由少平说,文化遗产资源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和第三产业不可或缺的支柱性资源,改善了经济业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影响力更加突出。据介绍2013年山东省文物业参观人次达5735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11亿元,十一五”期间,山东省文博事业投入直接产出比例平均达到1:10.58。

  山东是历史文化大省,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已经有1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些丰厚的文化遗产,是传承城市文脉、塑造人文环境、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由少平说,“加强其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转变地区发展方式、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山东省各级党政和各级各有关部门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高度重视,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名城保护工作机制,从政策调控、规划指导、依法管理、舆论宣传、资金支持等多方面加大力度,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特色塑造、促进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为名城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了解,山东先后颁布了《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和《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保护措施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省文物局会同省住建部门强力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工作,坚持规划先行,目前山东省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此外,山东省文物局科学规划全省文物工作大局,突出文化遗产地域特色,打破行政区划,创新性地提出了“七区两带”文化遗产保护片区规划,推动全省文物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截至2013年底,山东全省共安排省以上重点文物保护项目353项,财政累计投入已达24亿元。

  由少平说,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山东省各级文物部门全面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大力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据介绍,山东省文物局坚持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相结合、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四个结合”,着力提升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较好地实现了“文物本体保护与周边环境整治好、经济社会发展好、人民生活改善好”的关系,文物事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贡献率日益提高。

  “今年6月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大运河山东段保护申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沿线直接间接收益民众超过500万人。山东还启动‘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中长期规划,建设纵贯鲁西南的历史文化景观带,真正使大运河山东段遗产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和美丽山东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由少平说,历史文化名城的诸如‘三孔’、泰山、八大关、烟台山、蓬莱阁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基础上,一大批博物馆、文保单位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观光目的地、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片。

  据统计,2013年山东全省文物业(包括博物馆、文物景点、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参观人次5735万人次,仅门票销售一项收入就达到11.0964亿元。“十一五”期间,山东省文博事业投入直接产出比例平均为1:10.58,文化遗产资源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和第三产业不可或缺的支柱性资源,改善了经济业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影响力得到彰显。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
山东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旅游景点和山东省新闻
山东:排污企业有了“环境健康体检报告”
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日前上线试运行。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