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缩影

30.09.2014  12:10

 

 

山东枣庄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缩影

---枣庄滕州市南沙河镇上营村“化茧为蝶”侧记

 

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举措。近年来,山东枣庄市按照建设布局美、生态环境美、生活富裕美、乡风文明美“四美”要求,坚持“一村一策、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富民惠民”的原则,立足于区域特色,把握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有序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其中,滕州市南沙河镇上营村,通过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财政收入,进而更好地为民办实事,改善生产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真正实现了共建共享、惠民利民。上营村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和探讨,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许多启示。

 

昔日贫困村实现“华丽转身”  丑小鸭变成美天鹅

 

12年前,滕州市南沙河镇上营村是一个有着2000多人口的穷山村,农业不景气,工业无项目,山区优势得不到发挥,人均收入低于全镇平均水平。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一道穷沟一架山,春种秋收用肩担。腰累断,肩磨烂,填饱肚子不落钱;嫌这穷,嫌这偏,户口争着往外迁……”。12年后,上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庄变美了。 村中5条主街、41条街巷全部硬化,总硬化面积近3.5万平方米,安装100多盏路灯。3000亩荒山全部绿化,村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建立了垃圾收集分拣中心,户户配备垃圾桶,保洁员每天按时收集垃圾,村庄、户户每天保持干净整洁。目前,全村80%以上的村民都在规划的区域内盖起了新房。主干道两旁40多座整齐划一的别墅,展现着现代气息。上营村已达到了绿化、硬化、亮化、美化、净化“五化”标准,“天蓝、山绿、水清、房美”。

——村民变富了。 12年前,“懒汉窝”、“乱子窝”、“地下没挖的,手上没花的”是上营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12年后,先后有昌华机械、金东化工、润生源食品等10余家企业落地。发展畜牧养殖场30多个。有70多个门头房出租,每年村集体租金收益60余万元。拉动村内群众就业300余人,月平均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2013年,上营村集体收入达到22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3980元、比全市高出28.5%。目前,上营村私家车已经有100多辆。

——生活变时尚了。 每当夜晚来临,中心广场上近百米高的中央灯塔照彻四周通亮。灯下是健身跳舞的“广场大妈”,周边群众骑车或开车参与其中,每天晚上到广场健身、跳舞的群众达到300余人。投资1500余万元建设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先后设立了供销超市、农资超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医务室、幼儿园、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便民服务场所,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城里人的生活。村里为每户村民订阅了《滕州日报》,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建立了礼堂和公共食堂,提倡文明节约,在移风易俗方面开辟了新路。每年召开千人村民大会,对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美在家庭示范户、招商引资先进等家庭和个人隆重表彰奖励。建立“四德工程”善行义举榜,弘扬四德义举,“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上营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山东省幸福村、枣庄市乡村文明行动示范村、枣庄市文明社区、滕州市四德工程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生态优良、创业宜居”的“美丽上营”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十二年筑一梦破茧终成蝶

 

12年弹指一挥间,上营村圆了村民致富梦,上营村的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其做法主要有:

(一)好的带头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说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当书记前的高奎贤,在滕州是小有名气的“大老板”,拥有三家企业,年收入三、四十万元。2002年,被村民请回去,就任村支部书记,上任伊始,高奎贤就以为民办实事的焦裕禄式的奉献精神,善于经营的头脑,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工作,用自己的住房抵押贷款20万元,修路,打井,解决发展瓶颈。利用原备战仓库、24野战医院、101厂等闲置场地,招商引资各类企业14家,发展畜牧养殖场30余家,每年土地租金60余万元,有了集体收益后,全力完善村居环境,着手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享受更多实惠,使上营村实现了由“”到“”,由“”到“”,由“”到“”的转变,实现了“化茧为蝶”。从上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好的带头人,好的党支部是乡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下一步要抓住全市村“两委”换届的良机,选能人,用高人,把一批“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党员选到村书记、村主任的位置上,纳入村两委班子中,切实增强村级班子服务发展、服务村民的能力。

(二)集体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石。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资,解决“钱从哪里来”是首要问题。上营村主要是依靠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将原有闲置工业用地,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收取土地租金;二是村建门面出租和山林承包,收取租金;三是村庄土地统一流转,除去村民分红,每年留30%的收益,用于村庄滚动发展。通过以上途径,村集体收入每年稳定在200万元以上,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金,是村庄建设的基础。每年集中搞一项工程,累计几年,村庄的基础设施就成规模了,村庄就变了样。当前,村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是个普遍现象,也是村庄落后的主要原因,很多村对如何发展集体经济也是一筹莫展。上营村的做法,告诉我们发展集体经济,关键是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走符合自己实际的路子。总的来讲,要根据各村不同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农民素质,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为村庄建设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三)风格特色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表达的是对乡土气韵、桑梓情怀和历史记忆的尊重和传承。进入上营村,山上林果郁郁葱葱,一条笔直的柏油路穿村而过,两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40多座统一外观的乡村别墅,1.3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130米的传统文化宣传长廊,红白事礼堂和公共食堂,“田园式(种着各式各样的瓜果蔬菜)”的公园,重建的上营老庙,修复中的鲁庄王陵墓,保留了上营独特的“老味道”,让人印象深刻,心旷神怡。上营村的建设日新月异,但是遵循的规划是2002年编制完成的,现在的布局和建设理念,都是按照这个规划执行的,都是在保持村庄原有地理风貌和自然文理下建设的。“美丽乡村”怎样才能留住“乡愁”,从上营村看,从城镇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生活风尚都有自己的特色,既传统又现代,并被大家所习惯,所喜爱,沉醉其中。所以,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一定非要搞的多么“”,多么“”,只要有自己的味道,自己的特色,让群众生活的舒心惬意就可以了。“特色为根、自然为本、建筑为形、文化为魂”,所谓的特色,应该包括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以及传统文化、建筑风格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特色,不能把“美丽乡村”建成新城镇,不搞统一标准,避免千村一色、千村一面。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各村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村居融入大自然。村庄规划要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禀赋、文化特色、民风民俗等特点来编制,彰显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多元化的乡村风格;注意保留田园原始风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居、古迹、祠堂等加以修缮,保护乡村原有的文脉,留住乡愁。

(四)福利保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稳定器。 在整个南沙河镇,上营村民生社会事业投入最大,群众得到的利益最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治安保险、小麦玉米保险等,老党员补贴,吃水、路灯照明补贴,重阳节老人补助,大学生奖励,双女户家庭奖励等。上营村还积极推动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全村1200余亩耕地全部整建制流转给上营粮蔬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农民以土地入股,每年分红。2013年,上营村向村民发放分红和各项补贴合计200余万元,平均每户村民能领到3000多元,村民幸福指数在全市名列前茅,村集体决定的事,大家都踊跃参加,积极响应。因此,“美丽乡村”建设要把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捆绑在一起,确保群众普遍受益,长期受益,使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这样群众才会真心实意的跟着村班子的指挥棒走,拥护村里的各项决定,支持村里的各项工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发展的又好又快。

(五)人口转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 上营村土地流转后,农民被解放出来,一部分成为产业工人在村内企业和合作社打工,一部分通过村劳务合作社统一组织到外地务工,一部分年龄偏大、无务工技能的村民参与荒山绿化、环境卫生整治等村内公益事业。全村实现了转移就业、安置就业、工厂内就业,就业人数占到全村的2/3,其中有半数的村民过上了“朝九晚五”上班族的生活。工资性收入,加上各项补贴和村集体分红,平均每户年均纯收入达到4万元左右,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大提升。从上营村来看,土地有效流转后,把劳动力分离出来从事其他行业,收入增加后,他们在衣食住行上提高档次,生活趋向多元化、丰富化,真正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全市各村情况不尽相同,但大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差不多的,要最大限度的把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并向二、三产业转移,成为产业工人,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最终实现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双转变”,让村民正真转变为市民,真正过上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而不是简单的“被上楼”。(蒋罕姬长宏王永刚)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
山东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旅游景点和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