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标准”建设稳步推进 主导参与制定国标3321项

24.12.2015  17:08

   中国山东网12月24日讯 (记者 董理)2015年,山东省质监局启动了“山东标准”建设第一批行动计划。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省质监局局长张宁波介绍,截至目前,山东省共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64项、国家标准3321项、行业标准2190项,累计发布地方标准2347项。

  山东目前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321项

  今年,省质监局启动了2015年“山东标准”建设第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标准化创新和试点示范及推广应用项目276项,制修订“山东标准”654项。

  张宁波说,截至目前,全省共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64项、国家标准3321项、行业标准2190项,累计发布地方标准2347项,分别比“十二五”初增加120%、40.1%、22.1%、25.5%;共承担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51个,设立省级标准化技术组织50个,分别比“十二五”初增加37.8%、66.6%;共建设国家和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344个、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14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0926件,占企业执行标准总数的32.3%。

  山东实践成全国标准化工作改革的重要参考

  张宁波介绍,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以山东省标准化工作实践为素材,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关于修订《标准化法》的提案”,阳光大姐、新泰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济南“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一批标准化示范典型成为确立服务标准、团体标准法律地位的重要例证。

  2015年7月份,省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实施<标准化法>办法》修正案,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截至12月23日,全省共4447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14158项标准,约合为企业节省1.3万余个工作日、节省生产成本7100余万元。

  山东进一步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

  2015年, “《绝热材料 硅酸铝棉制品 规范》国际标准工作组”、“全国家用电动加工器具分技术委员会”、“全国政务大厅服务标准化工作组”等8个标准化技术组织落户山东。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承建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6个和45个,分别比“十二五”初增加50%、32.3%。

  同时,今年 “山东标准馆”的标准文本和标准题录总量分别增加到56.6万件、120万件,并实现数据库远程访问和标准文本在线索取。搭建了“山东WTO/TBT-SPS通报咨询及预警服务平台”、“中日韩标准法规与产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东北亚标准与技术法规服务平台”3大技术平台,累计发布各类通报、预警信息1023条。

  山东节能减排降耗标准化取得新成效

  “山东节能减排降耗标准化取得新成效,今年共发布实施覆盖18个行业的25项能耗限额地方标准,这些标准的实施每年可为全省节约标准煤584.13 万吨。”张宁波表示,目前,山东省共制定能耗限额标准42项,其中26项尚无国家标准,其它标准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至少推动淘汰落后产能20%左右。

  此外,张宁波介绍,2015年山东共发布实施超低排放标准5项,一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转化为标准,如:《工业烟气脱销催化剂》地方标准,融入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每年可为山东省减排氮氧化合物160万吨、钒钛有毒催化剂5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20余亿元。

  全省有14家企业(园区)获批创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今年有6个示范区通过验收,其中,济钢集团、泉林纸业、东营方圆铜业3个项目被收录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典型案例》。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