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库“病愈” 百姓受益——山东泰安市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纪实

13.01.2016  15:55

  2015年底,泰安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存在安全隐患的几百座小水库重新焕发了青春,变成了人民群众的放心库、致富库。 

  截至2015年12月底,“十二五”期间泰安市投资2.11亿元,全面完成了26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目前,261座水库恢复和新增防洪库容约1200万立方米,年均防洪效益近亿元;恢复和新增兴利库容约800万立方米,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约2万多亩。有些加固后小型水库,已成为当地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的名牌,成为镇村供水的重要水源地,解决了当地群众吃水难、灌溉难问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领导重视 

  落实“一把手工程”责任制 

  泰安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小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将其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全力以赴,强力推进。 

  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泰安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和责任。市水利和渔业局制定了小型水库塘坝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督导组、专家组和工程质量监督站,明确了各环节的管理标准和技术要求,协调指导全市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同时,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水库除险加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水库除险加固的浓厚舆论氛围。 

  泰安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积极整合技术力量,组织精干人员,实行集中攻坚,严把安全鉴定、设计关口,确保了前期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加强督导 

  强力推进工程进度 

  泰安市水利部门作为主要职能部门,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列为每年的重点工作来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检查督导全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2015年先后两次通过巡回现场会的形式,对全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综合评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市水利部门实行工程进展情况旬调度制度,通过《内部情况通报》及时将调度情况在全市通报,并对进度慢的约谈,保证了完成节点任务。市、县两级质量监督站定期进行检查监督,严把质量关,及时下达有关工程控制的相关文件。强有力的督导和检查,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进度,确保了工程质量。各县(市、区)也通过政府督查、媒体宣传、编发简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工作调度和督导,形成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科学施工、大干快上的浓厚气氛。 

  广开“财路” 

  确保工程建设资金 

  全面完成“十二五”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任务,计划总投资超过2亿多元,这对经济实力居全省中游水平的泰安来说压力不小。 

  为此,全市各级政府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工程建设资金,市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确定每座重点小(2)型水库补助20万元,每座一般小(2)型水库补助10万元,县、乡财政也按一定的比例配套。五年来,共完成投资2.1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5840万元,市级财政1500万元,县乡村自筹3760万元。特别是市级财政每年安排的专项资金,早拨付,早到位,有力地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与监督,严格实行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或县级报账提款制度,确保建设资金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强化管理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泰安市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质量监督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等管理制度,高度重视设计、审批、施工招投标、施工监理等关键环节。市县两级都成立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站,制定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方案,组织水利技术人员明确责任制,专人盯靠工地,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通过巡回检查和抽查等方式,对加固工程全过程实施监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 

  同时,泰安市认真做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验收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工程内容和工程建设资料,并根据验收情况纳入对县市区进行考核内容。为保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所有除险加固的小型水库全部增建雨量、水位、图像三位一体监测站和管理房,制定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理顺管理体制,为水库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赵新    郭广军 马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