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阳:确保“一户一案”精准脱贫出成效
新华网济南9月11日电 脱贫攻坚以来,山东省济阳县济北街道始终坚持“效果要实、思路要新、方法要活”的原则,帮包干部深入走访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了解脱贫需求,把握贫困脉搏。济北街道创新工作模式,定制“一户一案”,发挥“滴灌”扶贫效应,积极做好就业、助残、培训、政策帮扶四篇文章,有效解决该街道312户贫困户出现返贫现象,让扶贫工作有精度,更有温度。
多种岗位,做好就业文章。为了有效做好就业扶贫工作,济北街道了立足实际,充分利用优势,为贫困户提供了公益岗位、企业岗位和项目岗位三种就业岗位,力争实现“就业一人,全家脱贫”;济北街道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积极联系招工企业,与周边的企业达成协议,优先雇佣贫困户务工,并将招工信息及时传达给有就业需求的贫困户;为帮助有劳动意愿且不方便离家外出的贫困群众实现长效脱贫,因人设岗,目前已有20名贫困群众走上扶贫公益岗位。同时,为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建设镇级扶贫产业项目,专门设立10-20个扶贫岗位,让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多种举措,做好助残文章。济北街道有312户581人的贫困人口,其中有147人是残疾人,因残致贫占到了24%,残疾群众如何脱贫成了扶贫路上的重要关注点。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型和程度,制定了不同的帮扶方向。在智力残疾群众方面,以申请政策帮扶为主,对尚未申办残疾证的,积极为其申报残疾证,积极对接有关部门,为其申请各项政策扶持;在肢体重度残疾人帮扶方面,主要以让残疾贫困群众生活更加方便为主要目标。帮包干部为其申请了轮椅、假肢等用具,共向残疾贫困群众发放轮椅10台;在肢体轻度残疾方面,主要以介绍能力范围内的工作为主,对技术要求低的岗位,优先考虑残疾贫困群众,并积极支持残疾人创业。东王村王元仁在身体有残疾的情况下,坚持修鞋多年,原有的电动车已破旧,济北街道为其申请了新电动三轮车,方便了其安全出行和工作。
增长技能,做好培训文章。扶贫重在扶志,激活内生动力,让贫困户实现自我价值,有更多的幸福感、满足感。为此,济北街道率先发起了“不等不靠 自摘贫困帽”为主题的脱贫典型推荐活动,在辖区内营造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宣传氛围和舆论导向。一方面,积极协调畜牧站等行业部门为有技术需求和意愿的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撑,根据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分类培训,全面提升贫困户种养殖技术水平,鼓励有一定种植、养殖技术的贫困户,积极发挥自身能动性,争当脱贫“领头雁”。今年,济北街道组织了培训班两期,邀请了致富带头人为贫困村村民讲解致富经验和村庄经济发展历程,激发了脱贫干劲,拓宽发展思路。济北街道多次组织村干部、社区(管区)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增加发展方法和致富本领。同时,济北街道积极为有一定种养殖基础的贫困户进行“滴灌式”扶助,送上马扶一把。王辛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受军申请了2只扶贫羊进行养殖;李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德昌进行了大棚种植技术培训。以实在、实用、实际的帮扶措施,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鼓励贫困群众在政府的帮助与政策支持下,自力更生发展致富,转变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干部跑腿,做好政策帮扶文章。济北街道帮包干部坚持“每月联系一次,每季度走访一次”的走访联系制度,及时将最新扶贫政策传达给贫困户,多次讲解“一站式结算”医疗扶贫政策,解决贫困户看病难的问题。同时,积极帮助贫困群众申请危房改造、雨露计划、泛海助学、保险理赔等政策帮扶,办理低保、五保、农村养老保险等。恶劣天气,帮包干部第一时间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查看,排除隐患。
该街道83名帮包干部用心、用情开展帮扶工作,架起了政府和贫困户的“连心桥”,充分发挥帮包干部上传下达,下情上传的“纽带”作用。(完)
[ 责任编辑:秦来玲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