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疆文化驿站”,消除服务盲点
11月28日,山东省威海市公安边防支队刘公岛边防派出所副所长胡菲早早来到驻地附近的海疆边防书屋,在电子读报机上浏览当日的报纸新闻。“以前看不到当天的报纸,现在上岗前翻阅电子读报机就能看了。”胡菲说。
刘公岛地处山东半岛东段的威海湾内,距离海岸码头2.1海里。由于远离陆地,驻岛边防官兵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对缺乏。今年8月,威海市公安边防支队联合威海市图书馆在岛上设立了海疆边防书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一体机、平板电脑、阅报机一应俱全,极大丰富了民众文化生活。刘公岛文化风景的转变,是山东一年来推进“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的缩影。
协作共建数字服务网络
“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是列入文化共享工程“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该项目计划在我国沿边沿海的18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汇聚共享边疆特色数字文化资源,构建环绕我国边疆地区的广覆盖、高效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宏介绍,“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陆疆省份试点初具成效后,海疆地区的试点也需及时展开。
海疆地区岛屿分散,居民不集中,文化硬件相对落后,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山东文化部门决定采取协作共建模式,与驻地边防部队合作,借助公安边防系统基层机构健全、警民联系紧密的特点开展工作。2013年,山东省文化厅与山东省公安边防总队就全面加强海疆文化建设进行研讨,并决定合作推进海疆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山东“万里海疆•万里书香”数字文化服务品牌(即“边疆数字文化长廊”建设的具体举措)。当年10月,“万里海疆•万里书香”首个示范点在威海揭牌,山东省图书馆面向公安边防系统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启用。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介绍,目前,山东军民共享、警民共用的海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已初具规模,基层数字文化驿站服务辐射能力得到强化,海疆书屋、海疆图书角等服务阵地也逐步建成,Wi-Fi等多种移动终端服务手段正被广泛运用。
对接沿海警民文化需求
灵山岛隶属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港区,这个7.66平方公里的小岛距离积米崖码头10海里,遇到恶劣天气,岛上近800户居民几天无法下岛。
“前几年,岛上文化活动贫乏,唯一算得上文化活动的就是老人们跳的广场舞。”积米崖港区管理委员会书记王红卫不无感慨地说,“那时的灵山岛就像一座被文化遗忘的孤岛。”
今年4月,青岛市公安边防支队、青岛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找到王红卫,提议在岛上合建海疆边防书屋。仅用了两个月时间,青岛市边防部门、文化部门与管委会共建的书屋就落成了。书屋有5000册图书,开设了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夜校,普法光碟、数字文化资源应有尽有。“以前岛上的孩子放了假就闹着去市里看电影,现在足不出岛便能在书屋享受数字文化服务。”王红卫说,“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改变了岛上居民的生活方式。
目前,山东沿海各地区已探索出分类服务的海疆数字文化服务模式,如以沿海村镇为服务阵地的“社区模式”,设立一台“移动数字加油站”、一台广场大屏、一台数字阅报机等,服务当地居民、驻地官兵;以渔民为服务对象的“渔港模式”,在港区配备便携播放设备,及时更新数字文化资源,配发给出海船只使用;以偏远岛屿为对象的“海岛”模式,在海岛建设移动Wi-Fi基站,方便岛上居民通过数字终端随时获取数字文化资源。
推动文化惠边转型升级
“公安部边防管理局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为基层单位建设图书室,打造了一批具有边防特色的文化品牌。但边防基层单位大多地处相对偏远的地区,营区硬件和软件建设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加之部队年轻官兵比例不断增多,文化层次不断提升,对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读书阅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公安部边防管理局政治部宣传文化处副处长卢敏认为,建设“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无论是对于满足官兵的精神文化新需求,促进官兵全面发展,还是提升边海防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国家边海防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宏认为,“边疆万里文化数字长廊”是推动数字文化惠民工程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山东采取文化部门与边防部门联合开展项目的方式,针对本地公共文化服务特点,借助社会力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服务模式,对我国沿海其他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启发性。
肯定成绩的同时,队伍支撑比较薄弱、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等问题也制约着山东“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李国琳说,未来山东将推动海疆数字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地方建设整体规划,整合各种技术手段满足沿海警民需求。同时,山东还将因地制宜,挖掘沿海地区文化资源,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