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四平调发展现状观察

17.06.2015  19:27

  6月14日晚,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联合济宁市金乡县人民政府在山东济南推出一场名为“蝶变之路——从花鼓戏到四平调”的演出活动,用一个个节目的形式展现了四平调在不同时间段的发展特点。70分钟的演出背后,彰显的是四平调这一地方小戏逐渐回归民众视野的发展轨迹,引起业内专家和相关人士的关注与反思。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四平调真正成为一个剧种是在上世纪40年代。它的前身是淮北花鼓,一种以说唱为主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承接淮北花鼓“没有丝弦伴奏,仅以梆子、鼓锣配合演出,节奏紧凑,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四平调可谓生来就具有“接地气”的优势。在金乡县,至今流传着两句俗语:“听见花鼓响,锅饼贴到门框上。”“花鼓班子进了庄,家家户户不喝汤。”说明四平调在当地民众中受欢迎的程度。

  1950年前后,金乡县四平调剧团成立,陆续创演了《陈三两爬堂》、《王华买父》、《小姑贤》等一批经典剧目,在金乡县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正当人们以为剧团会稳步发展下去时,1987年,有着30多年历史的金乡县四平调剧团被撤消。其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剧团剧目更新慢、缺乏活力,有人说是资金短缺导致剧团入不敷出,也有人说是人才匮乏、受众减少。

  剧团解散后,演员陆续分流。年轻演员去了当地工商局或化肥厂等单位,上了年纪的演员则提前退休。刘雪冰即属于后者,那年她43岁,用她的话说:“正是能唱能演的时候。”当年团里像刘雪冰这样的演员至少有十几个。退休后,“刘雪冰们”并未放弃对四平调的关注。在金乡县文化部门的努力下,这些四平调的老艺人经常凑在一起参加送戏下乡等活动,为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发挥着余热。但老艺人们也坦言:“没有团,就像没有家一样,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2006年,四平调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在金乡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当地文化部门开始对四平调进行抢救性保护——录制金乡四平调优秀唱段,对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影像志、口述史记录,举办四平调培训班,将四平调与送戏下乡等惠民工程相结合……经过几年努力,四平调在金乡县渐渐恢复“元气”。

  2013年,渐入佳境的四平调保护工作迎来一个重要节点。那一年,金乡县开拓思路,与曲阜师范大学联合成立金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点任务是对四平调的传承发展进行研究。好消息陆续传来:“金乡非遗走进曲阜师大”活动举办,四平调传承人被曲阜师范大学聘任为客座教授;借力高校的“微电影工作室”创业项目,以金乡四平调精品唱段为主要内容的微电影在网络上热播;借助曲阜师范大学的科研力量,金乡县对四平调的理论研究也提上日程,并计划出版涵盖金乡四平调唱腔、舞美、乐队等内容的系列丛书。

  在采访金乡四平调过程中,记者听到很多对人才青黄不接的担忧。金乡四平调省级非遗传承人杜雪亭今年已75岁,老人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一剧种的传承中来。“如果能让四平调红火起来、发展下去,我自己掏钱教学生都可以。”杜雪亭说。

  6月14日晚,在济南的演出中,有一个节目让很多观众看完后心里五味杂陈。这是一个名叫《雷宝童投亲》的板凳戏节目,舞美道具主要以板凳为主。当天演出中,台上演员共有6人,均已年过七旬。记者看到,由于年事已高,很多演员演起来极为吃力,演出中更有演员失手将道具“托盘”打翻。据金乡县文广新局统计,截至今年6月初,金乡县四平调老艺人健在的有66人,其中,80岁以上的有4人,70岁至79岁的有22人,60岁至69岁的有21人,50岁至59岁的有19人。

  在6月14日晚的演出后台,记者看到一位化好装准备上场的年轻演员。她名叫周娇,1990年出生,14岁开始在临近金乡县的嘉祥县的一家民营剧团学习山东梆子。由于原来的剧团解散,周娇只好转行来到金乡县重新学习四平调。“两个(剧种)根本不一样,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正好相反。”周娇无奈地说,她现在基本是从头学起,“既然干了这行就不想轻易放弃,也想在四平调上奔个出路。”谈及未来,她依然有些担心地说:“其实,我也觉得前途挺渺茫的。”

  一个最新的好消息是,今年5月,金乡县委、县政府正式批准重建金乡县四平调剧团。记者拿到的文件显示,新组建的金乡县四平调剧团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金乡县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金乡县四平调剧团在演出方向上坚持“三步走”和本土化特色——第一步,对四平调的剧目进行革新,做到以金乡县为核心的本地演出,再现“四平调进了庄,家家户户不喝汤”“不听四平调,晚上睡不着觉”的“磁石效应”;第二步,创作艺术精品,打造四平调艺术品牌,进行全市范围内的巡回演出;第三步,与影视艺术挂钩,多方位、多渠道扩大四平调剧种的影响力,拓宽演出市场、强化宣传,努力将优秀剧目推广到更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