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粮食首次十连增

03.11.2014  16:21

  □记者 张海峰 李剑桥 通讯员 林世军 报道

  本报济南讯 12月17日上午,阳信温店镇刘厨村村民,49岁的刘守生上班途中来到自家麦田里,把着麦苗高兴地说:“不错,没怎么浇水麦子分叉(分蘖)还有三四个呢,算上各种补贴,今年俺家11亩粮田纯挣了近2万元,盼着来年还是好收成。

  刘守生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全省粮农的心声。今年在国家一系列扶持粮食发展的政策推动下,全省上下克服了干旱、风雹、洪涝等多种灾害的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经国家统计部门核定,总产达到902.3亿斤,比上年增加17亿斤,增1.9%。2003年以来,全省粮食总产先后跨上了700亿斤、800亿斤、900亿斤三个大台阶,是全国唯一实现“十连增”的省份。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提供了坚实支撑,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十连增”成为一大亮点。

  省农业厅副厅长刘芳原告诉记者,不折不扣地将国家和省各项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落到实处,才能调动粮食产区和农户种粮积极性,增强种粮农民的风险承受力。

  年初,我省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的18条政策措施。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更是拿出上亿元资金对成绩突出的产粮大市、大县和种粮售粮合作社、大户隆重表彰。今年我省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标准由2004年的每亩13元,增加到120元,全部通过“齐鲁惠农一卡通”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小麦、玉米农业保险承保面积由90多万亩增加到5000多万亩;我省在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7种作物上实施了700多个粮棉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粮食整建制推进县增加到5个、整建制乡镇34个;落实三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亿多元,带动农民投入约30亿元,小麦、玉米机收率分别达到98%和80%。

  今年,全省前期干旱,后期旱涝急转,局地强降雨频繁发生,8月份,“苏拉”“达维”“海葵”“布拉万”4次大的台风接踵而至影响我省,特别建国以来首次以台风量级登陆我省的“达维”,给全省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在严峻自然灾害面前,我省近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大干水利,狠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更加显现。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600多万亩,其中“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5380万亩,成为粮食高产增产主力军。

  我省粮食总产过900亿斤,是在比高峰时期粮田面积减少2000万亩的情况下取得的,依靠科技挖掘粮食单产潜力是不二法门。除加快粮食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外,今年我省小麦重点推广了精播半精播、氮肥后移、适期晚播等栽培技术,在国家给予我省2.5亿元扶持资金的基础上,省财政又配套资金4500万元,实现小麦“一喷三防”全省全覆盖。玉米重点推广了“一增四改”、抢茬直播、适当晚收等增产技术,全省玉米收获普遍比往年推迟5天左右,对玉米后期充分灌浆,增加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关键农时组织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服务活动”,组织广大科技人员面对面地向农民传授田间管理技术。今年全省粮食亩产增加到835.2斤,较之2003年的714.2斤提高了121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