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美术馆打造中小学审美教育的“第二课堂”

06.07.2018  18:58

 

柳延春和王鲁明为实践基地揭牌。

育秀小学学生代表向山东美术馆赠送美术作品。

  中国山东网7月6日讯 (记者 张敏敏) 近日,山东美术馆与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签订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共谋青少年审美教育发展前景。

   馆局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协议签订

  山东美术馆、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共建市中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在山东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山东美术馆党总支书记柳延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肖钢,济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王翔宇,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鲁明,山东美术馆办公室主任姚允东、学术研究部主任李生、收藏主任郭振宇、公共教育部主任赵军等相关单位人员,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师生代表等近三百人参加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柳延春和王鲁明为实践基地揭牌并交换协议书。育秀小学学生代表向山东美术馆赠送美术作品,山东美术馆向育秀小学首批小志愿者授牌,出席领导嘉宾受聘为育秀小学校外美育教育顾问。

  柳延春在致辞中表示,双方将主要就参观学习、课程研发、社会实践、教师沙龙、活动推广、家长动员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签约仪式结束后,山东美术馆特邀青年油画家、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魏晔石给小学生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有关油画艺术的普及课。魏晔石以艺术巨匠梵高成长史为切入点,用风趣生动的语言描摹出油画艺术的独特魅力,现场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掌声和欢呼声。

   与会嘉宾共话青少年审美教育发展

  签约仪式当天,与会领导嘉宾就“馆局(校)合作共同搞好青少年审美教育”进行深入座谈探讨。

  柳延春表示,审美教育,既是美感教育、情操教育,同时也是心灵教育。它不仅是提升人的素养、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的重要力量,也是引领社会风尚、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山东美术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始终把为民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审美教育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把场馆打造成民众终身接受审美教育的场所,打造成中小学生审美教育的“第二课堂”。正因于此,山东美术馆始终把青少年美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狠下工夫,近年来专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的“探索体验手工坊”“非遗大课堂”“艺术星期五”等多个项目成为在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活动,多次受到文化部、省政府的表彰。

  王鲁明表示,有些时候,我们很难说审美是什么,但我们可以说审美像什么。审美像空气,日用而不觉,失之却难存;审美像水,至柔却在无声无息中浸润心灵;审美也像远航时的灯塔,照亮前行的航程,给我们坚持的勇气。我们可能永远也不知道哪一幅画会突然闯进哪一个孩子的世界,赠与他受用终身的人生沉淀,烙下具有独特标识的个人特质。因此,市中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的美育培养,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大力推进审美教育具体化实施,积极推进馆校合作,打造场馆课程,以“从小校园走向大世界”为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体系建构的重要落脚点,以“身心两健、气质独特”为育人目标,努力把审美教育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郭振宇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文化自信、文化繁荣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对青少年审美教育的探索不能仅仅停留在说教和技能层面,而应该是沉浸式、情境式、体验式教育。让孩子亲自走进美术馆看现场、察真迹、做活动……唯有此,他们才能获得最直观、最真实的审美感悟,才能真正实现审美教育的价值。

  李生建议,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既要尊重艺术规律,也要尊重教育规律,还应体现本地区的文化特色,这对场馆课程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上也提出了挑战。这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强化学术研究,活化自身资源,创新审美教育形式,以期实现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的有效衔接,让美术馆真正成为师生的“第二课堂”。

   打造山东美术馆特色的美育“第二课堂”

  座谈讨论中,赵军从活动定位、覆盖范围、传播方式等三个方面向与会者介绍了山东美术馆近年来在审美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一是传统、现实和创新多点突破,打造美育的“定制机”。山东美术馆立足实际,精准打造弘扬传统的“非遗大讲堂”、立足现实的“第二课堂”、面向未来的“创意手工坊”等活动,皆产生的较为广泛的社会效应。

  “探索体验手工坊——非遗大讲堂”立足齐鲁、传承非遗、传播齐鲁独有民间美术样式,孩子们在课堂中既能学到诸如年画、折扇、盘扣等传统元素制作,又能在知行合一间培养对中国精神、中华美德、中华优秀文化的内在认可。

  “第二课堂”涵盖“美育实践基地建设”“志愿者实习生团队建设”“美育讲座沙龙”等多个项目。目前,山东美术馆已与市中区教育局、历下区教育局、山东政法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个单位签订协议;培养志愿者实习生千余人;组织讲座沙龙百余场,近五万人次参加。

  “探索体验手工坊——创意手工坊”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出手工制作、创意绘画、节日活动等多个系列,于2014年10月启动,每周推出1期,至今举办活动300余场,万余人次参与其中。

  二是馆内馆外同时发力,打造美育的“播种机”。推动文化均等化,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审美教育的机会是山东美术馆矢志不渝的目标。为此,自2015年起,山东美术馆便推出了“艺术星期五”项目,组织名家大师携美术作品、艺术活动走到青少年中,将审美教育普及课送到全省中小学。

  今年,“艺术星期五”已经走进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北殷小学、菏泽市牡丹区曹州一中、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东良子口小学、济南市历城区实验小学、枣庄市滕州市实验小学大同校区等12所学校开展活动,师生反响强烈。山东美术馆计划2018年全年走进30所学校开展活动,真正实现艺术名家“零距离”、审美教育“活起来”。

  三是线上线下多措并举,打造美育的“时空机”。在注重“请进来、走出去”线下教育的同时,山东美术馆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打造“互联网+美育”模式,打造网站、微信、杂志等立体化自媒体宣传平台,开发线上展厅、网上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共享优质文化资源,冲破美育时空阻碍。

  柳延春书记在最后总结道:“审美教育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它决定着我们的今天,更影响着我们的未来。社会美育是审美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学校美育在时间空间、教育内容、课程资源上实现互补,也是学校美育与家庭美育最天然有效的粘合剂。作为重要社会美育单位,山东美术馆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强有力的举措将自身打造成为中小学审美教育的‘第二课堂’,助力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能力的培养,推动现代化美育体系加快建设形成。”

作者:张敏敏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