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舞台艺术创作“再入佳境”
山东梆子《大汉英后》、京剧《齐王田横》、吕剧《兰桂飘香》、五音戏《鸾凤记》……10月26日,2014年度山东地方戏振兴与京剧保护扶持工程10台重点剧目公示结束。十艺节后,山东舞台艺术“4+1”工程持续发力,艺术创作再传捷报。
“十艺节艺术创作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无论是舞台艺术、美术,还是群众文化艺术创作,都取得了‘满堂红’,这些经验值得好好总结。”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表示,“十艺节后,这些成熟的艺术创作经验,逐步有了常态化、机制化的政策保障,促进了我省舞台艺术的持续繁荣发展。”
“遗产”转化为长效机制
在去年的十艺节上,我省文化艺术创作全面繁荣,共有15台剧目获得文华奖,其中有4台剧目获文华大奖,还获得33个文华奖单项奖,创历届艺术节一个省份参赛和获奖数量之最、获奖总数之最,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在群星奖、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以及十艺节各专业艺术单项评比展演中,我省入选作品数量、获奖作品数量、获奖等次均居全国前列。
这些成绩的取得,绝不是“偶然”。从十艺节筹备开始,我省就制定了艺术创作总体规划,面向全国征集了300多个剧本,邀请专家反复论证完善,并向全省进行推介。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认为:“抓好舞台艺术创作的总体规划,就克服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十艺节艺术创作的这些‘珍贵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好。”徐向红表示,“一台好戏不经过反复打磨是不行的。我们的艺术创作要多请各方面专家论证、加工、提高。有的意见可能很苛刻、很刺耳,可能不那么好听,但如果不注重听取这些专家的意见,最后吃亏的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
如何保证十艺节后山东文艺创作不迷失方向,继续走在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上?今年以来,“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山东地方戏和京剧保护扶持工程”“山东省优秀保留剧目工程”“山东省艺术英才培育工程”陆续启动,加上支持鼓励我省优秀剧目、优秀人才参加国内外重大艺术比赛和评奖活动的激励政策,被形象地称为“4+1”工程。至此,山东逐步建立起了推动全省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艺术创作长效机制。这对繁荣我省艺术创作是非常有利的举措。
长效机制造就艺术精品
今年10月1日前后,在“4+1”工程支持下,我省组织部分精品剧目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展演活动,进一步扩大齐鲁戏剧的影响。同时,还将结合山东剧场院线运营,组织开展省内外展演巡演,真正打造一批“叫得响、留得下、传得开”的品牌剧目。
据了解,“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不仅在精品剧目的创作上狠下功夫,在剧目推上舞台后更着力于推广。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建立了精品剧目展演和推介机制,设立“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专项资金”,演出满100场的精品剧目给予“百场奖”,演满1000场的给予“千场奖”。
今年9月初,文华大奖舞剧《红高粱》、文华优秀剧目奖《聊斋遗梦》赴澳大利亚参加澳亚艺术节,一时在“节庆之州”阿德莱德引起轰动。南澳州州督黎文孝深受感动,“虽然演出已经结束,但我的心情到现在还如此激动,我无法找到一个准确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分享了一个如此美好的夜晚。”
从天津开始,十艺节上夺得文华大奖的新编吕剧《百姓书记》,目前正在南方五省巡演。为此,省吕剧院再次打磨提升,融入了许多崭新元素,用舞台、美术与真实影像相结合的手法衬托剧情。省吕剧院院长蒋庆鹏表示:“我们力争把这部戏打造成经典,使她成为新时期吕剧的代表性剧目,我们也将抓住全国巡演这一机遇,把山东吕剧呈现给全国观众。”
徐向红表示,“通过‘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实施,我们力争达到以下目标:有10台精品剧目居全国一流水平,在全国有重大影响;有100个长演不衰的优秀剧目;有1000个左右的各艺术门类的剧本作为储备,真正打造成具有齐鲁气派的艺术精品。”
精品带动剧种与人才“复苏”
10月2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展演”在北京结束,4台新排演的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先后亮相首都舞台。此次展演也是时隔54年后,齐鲁大地最具代表性剧种之一的山东梆子再次集中晋京演出。
“山东梆子有300多年的历史,以其丰富的剧目积累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创造过耀眼的辉煌。新中国成立时,全省有43个专业山东梆子剧团,民间业余班社更是不胜枚举,涌现出一批享誉全国的山东梆子名家。”陈鹏表示,但由于种种原因,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部分专业剧团的纷纷解散,山东梆子的发展逐步滑向低谷。面对剧团数量锐减、人才队伍不足、剧团生存困难等实际问题,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启动了“山东地方戏振兴工程”,以剧种保护与扶持为依托,推动地方戏曲健康发展。
陈鹏说:“在‘山东地方戏振兴工程’的推动下,山东梆子异军突起。尤其是借助筹办十艺节的契机,全省各市山东梆子院团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创作排演了一批弘扬时代精神、彰显齐鲁特色的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体现了山东梆子的发展水平。”
针对我省地方戏曲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我省在推进“山东地方戏振兴工程”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传统科班制”和“学院教学制”相结合的地方戏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今年6月,省文化艺术学校第二期吕剧传承班学生毕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方吕剧院团后备人才紧缺的问题。
陈鹏表示,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群众审美取向的变化以及文化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地方戏曲的生存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但随着舞台艺术长效机制的建立,一些多年来在创作方面趋于下滑的剧种,如山东梆子、柳琴戏、五音戏等,不仅涌现出许多优秀剧目,而且培养出了许多年轻演员,重新焕发了活力,体现了山东文艺发展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