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运用法治思维创新社会治理 遏制潜规则生存空间
齐鲁网 11月20日讯 据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山东新闻》报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一直以来,山东致力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东营区人民法院法官正在进行的一宗刑事案件的审理,通过设立在法院门口的大屏幕,可以清晰的看到审判庭里的全部审判过程。这样的直播不仅使老百姓直观地了解庭审过程,同时也监督法官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市民于先生:“通过这个大屏幕,也能让咱了解一些法制知识,让法律深入人心,做个合格的公民”。
把司法权置于"阳光"之下,最大限度地遏制了潜规则的生存空间,让司法判决更好地体现公正公平。
司法要公正,社会矛盾化解山东也确立了 "按照法治思维,在法律框架内予以解决"的工作思路。在烟台,为了破解"讨薪"难,开发区住建局牵头建设了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平台,引导和帮助农民工利用法治手段进行维权。不久前该平台接到报案,某房地产项目拖欠70名工人工资60万。接案后,平台的专职律师立即启动援助程序。烟台开发区住建局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邹永刚:“在查清工程量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建筑企业的劳务公司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同时,通过农民工授权,以恶意欠薪罪,追究包工头刑事法律责任,现在,这名包工头已经被抓捕归案,相关民事索赔程序也将启动”。
依法推进社会治理,山东也在不断的创新探索。枣庄市网格化模式,让政府实现了社会服务管理的全覆盖、无缝隙和精细化。
枣庄结合人口状况、管辖面积、楼院布局等因素,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形成以社区为主体的"基本网格--基础网格--单元网格"三级网格的工作格局,做到"不漏一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逐步将公安、司法、人口计生、卫生、民政等工作充实整合到网格中,由条块分割式管理向层级化管理与平面化管理有机结合转变,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政策集成、资源集聚、力量整合。枣庄市中区政法委副书记秦凌:“全区所有的区直部门,所有的乡镇街道和所有村社区均能通过平台把收集上来的社情民意以及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平台上进行转办、交办,甚至区督导考核委进行督办”。
严格依法行政,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山东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纠纷,被不断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与群众利益攸关的一系列难题的处置得以平稳推进。
为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山东还在全国率先完成了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行政复议权集中到政府。2013年以来,全省共办理复议案件26978件,行政复议的纠错率在40%左右,化解了大批行政争议。